普通话是人们友谊的桥梁;普通话是人们沟通的道路。我们的家乡经济迅猛发展,来晋江工作的朋友五湖四海。他们都操纵着自己家乡的方言,所以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曾经,我们身边因南腔北调还闹出不少笑话呢!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过:有一次,上级领导来我们家乡的一个小城镇视察。基层干部早已做好了准备,把一切需检查的材料都准备齐全,所有需要做的事都做好了。上级领导检查后,对这里的经济发展很满意,基层干部们知道后也都沾沾自喜。临走之际,基层干部们为了感谢上级领导的关心,那天中午,设宴请客。基层干部们点了一道家乡的特产菜——清蒸鱿鱼,当服务员上这道菜后,看看色泽鲜艳的由于,领导们举起筷子刚要夹一块尝个鲜,这时,有一位基层干部见状,就热情地把鱿鱼推到领导面前,并盛情地说:“吃吧!多吃‘少管’,多吃‘少管’。”领导们听了这句话一愣,手中的筷子停在了半空中。那位基层干部以为领导们没听清楚,又不厌其烦地重复一遍:“‘少管’多吃,‘少管’多吃。”领导们听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可不高兴了。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地坐在那儿。空气顿时像凝固了似的,气氛也紧张起来。那位基层干部顿时傻了眼,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是基层干部的秘书最先反应过来,也连忙盛情地说:“这道清蒸鱿鱼,是我们这儿的名菜,味道鲜美。我们这里把‘鱿鱼’称为‘少管’。”领导们听了,恍然大悟,脸上渐渐出现了笑容,整个宴会的气氛才逐渐缓和下来。瞧,仅仅是因为语言,就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筑起了障碍,这个流传在闽南地区的笑话告诉我们,普通话是交流的工具。
我还听妈妈讲过,大姨刚开服装店时,外公经常到店里帮忙。外公不懂得讲普通话,因此做起生意来特别吃力,也闹出不少笑话。在给顾客报价格时,总是“四”和“十”分不清,每次都要边说边比手划脚,费了一番心思,才能说清楚。有一次,大姨不在,外公独自一人在店里。一个外地人要向我大姨定货,外公迎上去问:“你好,想买啥东西?”那位外地人对外公比手划脚地说了一些话,但外公始终不明白他在说什么。那个外地人只好失望地离开。瞧,好端端的一笔生意又因为不懂得说普通话而这样泡汤了。我若有所思:如果两个人都用普通话交流,,那该多好呀!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家乡人们已意识到:普通话已不仅仅是沟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发展的需要。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代表着一个地区经济建设的状况。家乡人们自觉地掀起了学普通话的热潮,上至公务员,下至平民百姓。现在,我们家乡大大小小都能用上普通话与人交流,就连目不识丁的爷爷经过上次的“教训”,明白了说普通话的重要性,也学起了普通话。经过几年的努力,外公也能用普通话与人对话了,大姨的服装店也红红火火。这可都要归功于“普通话”呀!
大家都学好普通话吧!使它真正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交流的普通语言、通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