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一

智库作文
2015-11-26
0

开学第一天的任务就是满校园转悠,看看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看到孩子们重回校园满脸的兴奋,看到教师辛苦中快乐的微笑。只有羡慕,深深的羡慕。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钻进教师听课,似乎唯有此刻,才能找到些许安慰。

这是四年级的课,上课前,老师告诉我说她今天上第四课《加了一句话》,看到我询问的表情,她解释说:“因为今天只有一节课,所以先上略读课文。”我听了,没说什么,但隐隐感到有些不妥。

看得出来,第一节语文课教师还是相当重视的,课前布置孩子收集广告语,初步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诸如体验、采访、表演等活动,力图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我想主要原因在于:

教师的“教师中心”太过明显,过于追求结果,教师上课似乎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既定任务,而不是和学生一起去经历、去体验,去到课文中好好走一遭。

教师围绕“加了一句什么话,效果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来组织教学,刚接触课文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勾画受感动的地方。学生第一次初读就被老师要求直奔预定的重点,是不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规律的,学生还没弄明白课文到底写了些什么,就去找感动的句子,那么学生只会去迎合老师的胃口画出句子来,是否真的感动了很难说了。接下来教师的设计看得出来,似乎她也不是真的需要学生真正去感动,而是快点帮她把板书揭示出来。也不等学生交流交流自己画的句子,就说:“看到同学们画了令人感动的句

子,这些句子都是由于作家加了一句话,那个句子是什么?”这就是教师要的结果,其实这个结论并不准确,教师的表述首先就不准确,再者学生画的句子遍布全文,怎么会都是老师妄断的这个结论呢?可见教师课堂的指导思想就是“为我服务”,达到我的既定目标,哪管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学习需要。

学生在交流自己的感受时,也可以看出教师的这一倾向,教师不是让学生去读课文,自己去体会加了这句话起到的效果,而是找到机会就自己表白一番:诗人加了这句话,效果就是不一样。而且学生的交流局限在课文最后一段,孤零零地在围绕这一段谈老妇人的可怜,总结出这句话的作用,脱离了课文的整体的语言环境。学生难以体会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老妇人“什么也看不见”的不幸遭遇的强烈反差,也就无法理解加上“春天到了”这句话能打动人心的原因。诗人加上这句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而具有巨大的情感力量。这种情感力量对读者的心灵具是一种震撼,但是学生没有能感受到。

接下来根据学生谈感受深的地方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采访的活动,采访小职员,绅士等人的想法,这个设计本身是可行的,让学生换位体验,但是教师也是时机掌握不够,急于展示这个设计,缺乏学生自己静读思考的环节。

由于教师都是直奔结果而去,因此四十分钟显得非常漫长,完成上面所有的过程,还剩将近二十分钟时间,这宝贵的时间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表演课文中的片段,然后请几个小组上来表演。有些学生对这样的表演是

不感兴趣的,有的眼睛一直没往前面表演的同学身上哪怕只看上一眼。多么可怕的漠然,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漠然,应该引起深思。显然这里的表演效果不是很好的,学生大都学着老妇人乞讨,引来一阵嬉笑声,笑完了,演完了,就下去了,表演的目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看似热热闹闹的,学生笑语喧哗,但是在这热闹的背后,在这喧哗的背后,不竟要问: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和语文有关的东西?学生对课文到底有多深的印象?学生的情感之弦到底被触动了吗?

相似作文

札记一
2015-11-26 1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