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改革开放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拉开序幕……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为了反映我市农村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发生的喜人变化,本报农村部专门组织记者分别从衣、食、住、行、用、玩等几个方面,采写了一组特别报道,以飨读者。
穿:从粗布衣到名牌服装
记者刘永安
2月5日,记者在兰考县三义寨乡孟角村,见到了西装革履的朱金龙。
今年1月23日结婚的朱金龙满面春风,与记者数年前看到他的情况截然不同。记者问他:“金龙,现在讲究穿戴了?”见记者对他的穿戴感兴趣,朱金龙就笑着说:“现在咱能挣钱了,为啥不穿好的呢?”
在记者的记忆中,数年前的农村人穿着以灰、土、黑三色为主,布料大多是自家织的老粗布,偶尔有人穿件“涤卡”之类的衣服,大多会引来同龄人羡慕的目光。再说那时候一件衣服从新到旧,常常是这个穿过那个穿,穿到衣服破烂不堪,也舍不得扔掉。如今,记者记忆中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谈起现在农村青年人的穿着,朱金龙很有兴致。他说:“以前农村大部分人都穷,哪有钱来打扮啊。如今,我们也能跟城里人一样打工挣钱,为啥不把自己打扮得精神一点呢。”记者了解到,朱金龙在中原汽贸上班,每个月有1000余元的收入,新婚的妻子张丹丹在山东青岛工作,一个月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虽然他们平时生活挺节俭的,但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对穿着也讲究起来。平时,他们穿的一二百元的休闲服经常更新。结婚时,他买了一套1000多元的西服,穿在身上显得更加精神。
朱金龙告诉记者,在他的同学、朋友当中,穿1000多元一套的西服很普遍,有的甚至还穿3000多元一套的西服。平时,大家也乐意穿一些样式时尚的休闲服。在家时,很多人也讲究得穿上了睡衣、睡袍。至于脚上穿的鞋子花样更是层出不穷,价钱也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年轻的姑娘、媳妇们也讲究穿名牌、赶时尚,衣服五颜六色,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行:从步行到坐小轿车
记者游银华
过去在农村有这么一句顺口溜:“雨天似胶,晴天如刀,走路闪腰,骑车摔跤。”如今农民的出行条件有什么变化呢?2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通许县长智镇岳寨村采访,给记者的印象是,农民的出行变化见证了新农村的新生活。
“现在俺村农民的年货大部分都是在县城超市买的。这不,俺刚去了一趟,一来一回还不到两个小时!”刚一进村,记者就遇到了该村的党支部书记于来政。他告诉记者:“如今,农村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村里修了柏油路,通了公交车,就连田间地头都修了柏油路,出行真是太方便了。出行变化完全可以见证新农村的新生活。”
于来政介绍说,他们村的农民以前出门需要步行8公里的土路,才能坐上去城里的客车,2006年,随着柏油路的全线竣工通车,公交车通到了村口,该村农民和沿线的3万多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时代,享受到了交通快速发展的成果。
提到过去,于来政回忆说,扁担、马车、自行车、摩托车都曾经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村里的老人岳怀礼更是记忆犹新,他说:“在通柏油路之前,俺先是靠两条腿步行,出门前大包小包全都用扁担挑在肩上,去一趟县城要花4个多小时。后来买了自行车、摩托车,但由于是胶泥路,坑坑洼洼还不算,遇上下雨天那就倒霉了。有一回,8公里胶泥路俺走了将近6个小时。”提到现在,老人话锋一转,说:“现在,咱农民真是太幸福了,公交车15分钟一趟,既经济又安全,俺现在进城连摩托车都不骑了。”于来政在一旁插话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更是时髦,俺村已经有几户拥有了小轿车。”
吃:从红薯到海鲜
记者赵璟韬
“民以食为天”,咱老百姓对吃看得最重,特别是这大过年的,是咱老百姓餐桌上最丰盛的时候,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记者在兰考县广大农村和县城看到:除过去过春节老百姓最爱购买的大鱼大肉等食品外,又悄悄地增加了许多清淡、营养的“原生态”食品。从昔日“红薯片、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到“白馍夹肉片、肘子带扣碗,大鱼大肉弄一桌”再到现在不少城镇居民、农民朋友过春节连饺子馅、扣碗都到超市购买,上年纪的老人都说,现在过年“吃”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2月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六,在兰考县小宋乡的集市上,记者看到商品琳琅满目,农民曲来振骑着电动自行车正在购置过年的商品。记者和他聊起过年的新变化时,老曲感慨地说,过去大人小孩都慌着过年,就是为了能改善改善生活,能吃一顿饺子。有时没有肉,过年就包顿素饺子,现在天天都能吃上饺子,好东西太多了,过年还发愁吃啥好呢?在外上大学的儿子说,多买些虾,过年最好能多吃海鲜。记者看到他只买了10多公斤猪肉,就问他,“这些肉够吗?”曲来振笑着说:“现在不比过去了,一家人不少,好吃肉的却不多。去年过春节时也买了这么多肉,过了正月十五还没吃完呢。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肚里的油水多,肉吃不下去了,蔬菜倒是挺受欢迎。再说现在的超市都开到了家门口,缺啥随时都可以买到。”记者在小宋乡乡政府附近的一家超市里看到,各类商品一应俱全。
记者曾多次采访过兰考县爪营乡农民李富超,几次他都说要带着媳妇和孩子到外地过一次春节,今年春节由于到南方的火车车票太紧张未能如愿,他又临时决定领着媳妇和孩子到饭店去吃一顿年夜饭。李富超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好了,天天吃喝不愁,还是和父母、家人到饭店里吃一顿饭,过个有特点的春节。”过年农民到饭店去吃年夜饭,记者也感到稀罕,记者到兰考县几个规模比较大的饭店了解后才知道,现在老百姓订顿年夜饭不是啥稀罕事,现在规模较大的饭店春节不放假,吃年夜饭还真得提前预订呢!
兰考县粮食局退休职工赵师傅说:“现在过年这吃东西啊,越来越简单,都不怎么忙了,有时感觉过年太平常了,少了过去的那种过年的‘年味’。”据了解,前几年他都是把几个孩子家里过年需要的肉、扣碗都做齐了,挨家给孩子们送去,那时老两口光为孩子们弄饺子馅、炸过年用的大鱼大肉就得3天,他为孩子们准备的食品都是过了元宵节孩子们还吃不完,可现在他已经几年“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孩子们都是到商店购置年货,赵师傅在家显示手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用:从一无所有到样样俱全
记者王刚
30年前,刚刚结婚的尉氏县岗李乡韩佐村村民师付章,家中可谓空空如也,除了一张木床、一张木桌和一个自己做的木衣柜外几乎没有什么家具;30年后,他家不仅有了彩电、席梦思,还装上了空调,用上了冰箱。“现在俺的生活幸福着呢。”2月4日上午,站在自家的三层楼房前,55岁的师付章笑着告诉记者,“改革开放让俺农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师付章在村委会的带领下,于1995年种了4亩多韭菜。韭菜收成好,可由于联系不方便,销路一直是个问题。“有时村委会组织村民统一向外运,可联系不上我,就把我落下了。”师付章说,“有时关系好的客户急需韭菜,却又找不到我。”
1993年,师付章在家中装了一部固定电话,联系方便多了。几年后,他又买了一部手机。“第一部手机花了1000多元,2002年买的第二部手机2300元,如今用的手机已经是第五个了。”师付章拿着他的三星牌手机笑着告诉记者,“有了手机,与外界联系更方便了。我的韭菜从来没有滞销过,我在2004年开的饭店也生意红火,一些客户要来吃饭、订桌什么的,打我手机就搞定了。”
提起家中的电视机,师付章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拉着记者到一楼客厅及楼上的两个卧室观看。“你家竟有3台彩电?”记者问他。“是啊,孩子们住楼上,房间里每人一台。”师付章说。
1980年,师付章通过关系买了一台飞跃牌黑白电视机。“好像是14英寸的。”师付章说,“就这,在全村也是较少的。”随着家中收入越来越多,师付章家的电视机由黑白的换成了彩色的,也越换越大。“1986年,俺家买了一台日本产的彩电,是21英寸的;1996年,俺又买了一台25英寸的,花了近3000元;去年,俺家又添了一台29英寸的。”师付章说。
“电视机越大,看着越舒服。”师付章的爱人在一旁笑着说。
除了家中传统的电器外,师付章家还用上了冰箱和空调。“以前,村里有人说我买这些东西是奢侈品,有彩电看就行了,但是现在村民买这两大件的也越来越多了。”
2000年,师付章花了800多元买了一台二手冰箱,虽然旧,但用着还行。2005年,他让这台冰箱“退休”,花了4000元买了两台新冰箱,一台放在自家开的饭店里,一台放在家中。“有了冰箱,再也不怕饭菜变馊了。”师付章的爱人告诉记者。
2005年,师付章又鸟枪换炮,把家中的电扇换成了空调。“夏天,躺在房中,开着空调,看着电视,心里那个美啊!”师付章笑着说。记者在他家中看到,一台柜式空调立在客厅里,两个卧室里装着两台壁挂式空调。
最后,师付章给记者算他家的年总收入:10多亩地(含韭菜种植)年收入1.1万元左右;饭店2.5万元纯利润;儿子和女儿在郑州打工,一年就能挣1万元。
住:从破瓦房到小洋楼
记者焦宇炜
12年前,刘丽随着丈夫王勇背井离乡到新疆打工时,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他们能住上比城里人还要气派的小洋楼。
2月4日,记者在开封县袁坊乡王段庄村采访时,结识了这对打工夫妻,而引起记者拜访兴趣的,便是他们的小洋楼。
这是一处坐落在王段庄村边缘的独院,与之相邻的是两家院落格局相似的住户,朱红色的大门,显得庄重而喜庆。带着几分好奇,记者摁响了门铃。
开门的就是刘丽。得知来意,她热情地将记者和同行的袁坊乡党委副书记李忠强招呼进院子。这时,记者才发现,院落不小,足足占有一亩地。
进了屋,记者忽觉眼前一亮,会客厅里家具一应俱全,一股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坐在松软的沙发上,刘丽和丈夫王勇你一言我一语地向记者讲起房子的故事。
1994年11月,刘丽从驻马店老家嫁到了王勇家。这时的王勇家,用一贫如洗形容毫不为过。王段庄村是滩区,那时老百姓完全是靠天吃饭,田间没有打一口井,遇上天旱,庄稼收成就没了保证。刘丽清楚地记得,因为穷,过年置办年货的300元钱都是找亲戚借的。正是因为穷,他们一家老少只能住在五间破瓦房里。
那是很久以前用土坯和砖垒起的房子,还是在王勇六七岁时盖的。由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两口子的生活过得十分艰难。1996年农历正月的一天,夫妻二人将家里的几棵树和几袋花生卖掉,一咬牙买了两张火车票,背井离乡到新疆闯荡,这一出来就是好几年。
去年,夫妻二人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刚回家时,他们打算将就着住在破瓦房里,谁知由于房子年久失修,半间屋在一天夜里突然坍塌。所幸这间屋子没有住人,不然非出人命不可。房子坍塌这天,刘丽在院子里整整哭了一天。
凭借多年打工积攒的收入,夫妻二人在村子外围选了一片空地,盖起了两层近300平方米的洋楼。搬进新家这天,刘丽的感觉就像做梦一样。新房盖下来,大约花了20多万元,光装一个大门就用了5700元。
玩:从喝酒打牌到文明娱乐
记者刘永喜
这几年可谓是农村变化最大最快的一年。连日来,记者看到,面对这吉庆的日子,广大群众兴高采烈,用不同方式表达着心中的喜悦。
盘鼓声、腰鼓声,声声入耳;舞狮子、划旱船,眼花缭乱。由100多人组成的文艺队伍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尽情挥洒着胸中豪情。在文艺队伍中,有一支腰鼓队,队中20多位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穿着崭新的队服,提着五颜六色的花篮,敲起开心的腰鼓。这是记者在杞县高阳镇水牛里村看到的情形。62岁的领队刘忠新激动地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好了,心情自然也好了,我们这些老年人聚在一起成立了腰鼓队,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杞县高阳镇水牛里村是一个大蒜种植专业村,全村1000多亩耕地,80%种的是大蒜。去年,由于市场行情看好,水牛里村获得了大丰收,亩产大蒜1500公斤,亩收入4000元,仅此一项,全村收入400多万元。62岁的刘忠新告诉记者,作为杞县的一名退休职工,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他高兴极了,并利用自己的特长,组织20多名村民成立了一支腰鼓队。没有资金,村民们自掏腰包;没有节目,村民们根据自身的经历,自编自演。辛勤的努力,赢得了水牛里村老百姓的一致喝彩。
和水牛里村村民一样,杞县的广大群众过节始终没忘记锻炼身体。2月3日,在苏木乡四棵柳村,记者看到,饭后的村民们在晴冷的阳光下,打着饱嗝,来到村中央的健身器材旁。他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踢腿,有的在翻筋斗……玩得不亦乐乎。看到记者过来,村民们像有说不完的话。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激动地告诉记者:“村民们自从有了健身的地方,就连俺这百余岁的老头儿也闲不住,每天吃过饭就来锻炼,没想到还真有用,通过锻炼,俺这10多年的高血压也治好了。”这位老大爷说,过去村里每逢春节,大家伙不是喝酒就是打牌,风气很坏。去年,驻村工作队入村后,拿出几万块钱帮村里买来健身器材,村民们有了玩的地方,喝闲酒、打麻将、吵架的陋习消失了,这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