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this.width="800";" border=0 onclick="if(this.width>=800) window.open("http://www.nongnei.com/bbs/attachment/Mon_0610/10_3963_4fa5a12913c9cb4.jpg");">
香翰屏将军遗像
钦江秋色净无烟,
直下东城赴海儒。
城拥三峰横向日,
楼峨一柱上擎天。
河山骋望矜前界,
生聚于今又百年。
姜宁遗风还不远,
与谁怀古赋新篇。
这首清皇乾隆之高足、嘉庆之宗师钦廉籍人冯敏昌的遗作,诠释着钦廉钟灵毓秀的历史人文环境。钦廉,一个被时代抹去的地名,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地名,其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首先给中国的对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清末以来的一百多年里,钦廉用她的历史人文环境造就了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国民党高级将领陈铭枢、陈济棠、香翰屏,中共广东南路抗日武装领导人张世聪,著名作家李英敏、陈建功、龚知敏,世界举重冠军张栽荣,乐坛歌后梅艳芳……
香翰屏,这个国民党上将,极大满足了钦廉人民的骄傲和自豪。今天,在他逝世廿八周年之际,我们纪念他,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取其功去其过,来大肆为他歌功颂德。
一、跌宕沧桑的香氏渊源
香翰屏先世本姓查,其先祖查铨录,官铃辖,在宋帝禹左右,为禹的贴身待卫;帝禹被北廷元兵驱逐南逃,漂泊南海,铨录随行护驾,时有兵贼来袭,查铨录屡战不胜,按兵在虎门与太平府之间,遥召崖门(海南)来援,不至,后帝禹以身殉国。查铭录不知何去何从,面朝北、脚跪地、泪沾裳,旋即把余部统统谴散,把“查”字下面一笔调到上面,改为姓“香”,隐姓埋名在广东省东莞县莱山村, 后迁到常平圩村头乡定居,孙辈以耕田为生,读书识字,以度年换代,始终不出当官做事。传到第十一世时,一部分人分居到广东省合浦县石冲乡坡子坪村(今属广西浦北),再繁衍至八世,1889年农历2月29日,香翰屏降生于人间。
香氏渊源悠久不凡但又跌宕沧桑,在非凡渊源的同时,香翰屏的家境却很普通,既复杂又简单。
其父香浦泉粗知文字,为人和善,但不幸中年辞世。其母陈慧敏文静敦厚,十七岁与香浦泉结婚,生下二子一女。长子香寿亭,浦泉死后不几年也步其后尘。女儿长大出嫁后,陈慧敏只能与次子翰屏相依为命、形影相吊,过着孤凄寒苦的生活。
坡子坪村倚南流江畔,香翰屏故居屋后山峰挺拔,屋前小丘星罗棋布,四周高中间平坦开阔,南北朝时管辖南方20个郡与广州同一级建制单位的越州郡城遗址就座落在仰天湖畔。
人杰地灵的坡子坪村和香氏门第的书墨气氛及生活的艰辛,陶冶了香翰屏侠义勇悍而宅心仁厚的性格。
香翰屏天性聪颖旷达,幼年读书过目成诵,卓见过人。个子不甚高大的他在十几岁时,召集其村数十族亲兄弟成功抵御前来围攻抢劫其村的数百匪徒,从此名震乡里。
二、 转战沙场的光辉岁月
1912年,香翰屏离乡到广州入法政学校攻读,加入中国国民党。1916年在广东海防司令部任文职,从此开始其30年的军事生涯。
1919年,香翰屏在讨龙(济光)之际,其认为在海军服役难以施展自己才能,因而转入广东护国军第五军军官讲武堂学习陆军,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到阳江护国军任下级军官。不久,所在部队编入邓铿、李济深所统率的粤军第一师(为孙中山麾下的粤军第一劲旅),在该师陈铭枢的第四团先后任连长、副营长、中校营长等职。该团各级军官“均属青年,颇具革命思想,对军风军纪及操练动作,极为认真,”成为粤军第一师主力团。香在该团任职时,爱护士兵,纪律严明,得到同事士卒的爱戴,被新上任的第四团团长陈济棠看中,香翰屏和陈济棠的密切关系由此开始。
1925年7月1日,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其中该师第二旅和师属补充团、工兵营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副师长徐景唐(后邓世增)、参谋长李扬敬,第三十一团团长余汉谋、第三十二团长邓世增(后香翰屏)、第三十三团团长黄镇球、炮兵营营长吴涛。
1926年7月9日第四军开始北伐时,陈济棠率部进驻广东钦廉灵防四属,师部在北海,没有参加北伐。同年秋冬,陈令香翰屏率部参加讨伐陈炯明叛军的第二次东征和南征战役。陈炯明余部邓本殷、申葆潘被香打败后,邓、申在败逃海南岛前,令其部属张瑞贵率残部潜藏于十万大山妄图养精蓄锐、卷土重来。香和邓世增各派出一员干将,成功劝说张瑞贵率部归顺。
剿清陈炯明余部后的第二年(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同年秋,香翰屏奉命参加了阻击贺龙、叶挺率领的南昌起义失败后南下部队的汤坑之役。当时,两广当局为了配合反动形势,调整广东军事,将陈济棠十一师移防广州。11月,正当香与贺、叶的起义军激战后,汪精卫以“护党救国”名义,策动张发奎、黄琪翔在广州发动兵变,解除李济深的军政大权,图谋以武力统一两广,以与南京国民政府抗衡。
“张黄事变”后,1928年陈济棠升第四军军长,香翰屏升第十二师师长。第十二师师部驻江门时,开平马冈镇悍匪猖獗,开平海外华侨吴鼎新等10人从香港赶到江门,请求香派兵剿匪,香一口应允,马上派出李崇如营长率五个连兵力前往开平剿匪,终平定匪患,还开平一方安宁。
次年春,国民政府召开全国编谴会议,第四军改为广东编谴区第一师,香翰屏任该师第二旅旅长。是年2月,李济深被蒋介石扣留于南京汤山,香等8个旅长主张“以武力救任公”(李济深字任潮),拥徐景唐代第八路军总指挥出师讨蒋,后被陈济棠分化,陈继而取代李济深掌握广东军权,与省主席陈铭枢分治广东。6月,陈济棠将粤军扩编为余汉谋、香翰屏、李扬敬、蒋光鼐、蔡廷锴5个师和2个独立旅,香任第六十二师师长。此后,香参与了陈济棠为巩固广东地盘而进行的历次重大战役。
1929年底至1930年初,香翰屏参加第二次粤桂战争。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第七军、第十五军联合粤系另一支反蒋部队张发奎部再次犯粤。蒋介石派第六路军朱绍良率3个师来粤支援陈济棠的第八路军,陈以合力在广东花县赤白坭、新街一带进行堵击,激战数日,终将张、桂军击退。接着,陈济棠命蒋光鼐为前敌指挥官,香的第六十二师与六十、六十一师协同作战,相持时间较长,粤军几乎无法支撑,后由香组织敢死队开赴第一线,才将战局转危为安,追击进至广西梧州。2月,张发奎率第四军再次犯粤,兵至高州、钦廉地区,被蒋光鼐击败。5月,陈济棠命蒋光鼐率六十、六十一、六十三师北上在衡阳第三次将张、桂军击败。当时正值中原大战,蒋介石不敌冯、阎联军,忙调蒋光的六十、六十一师增援津浦线,终把晋军打败,因此蒋介石特下令将两师改编为第十九路军。而同时,陈济棠却令香翰屏移防东江“剿共”。
1931年2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汤山囚禁胡汉民。陈济棠乘机壮大势力,驱走省主席陈铭枢,派香翰屏赴桂与李宗仁、白崇禧讲和,重修旧好,愿粤军回广东,联合反蒋。李、白对此表示欢迎。香还被派往赣州说服蒋(光鼐)、蔡(廷锴)勿为陈(铭枢)、蒋(介石)所利用,得以他们的同情和答允。4月30日,古应芬、邓泽如、肖佛成、林森联名通电弹劾蒋介石。5月3日,陈济棠领衔香翰屏、余汉谋等广东10名高级将领通电拥护。26日,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香翰屏、余汉谋等43名两广将领联衔通电,限蒋介石于48小时之内即行引退。于是,与蒋有矛盾的汪精卫的改组派、孙科的太子派、李宗仁的新桂系、古应芬和肖佛成的元老派、邹鲁的西山会议派等国民党各派政客及粤桂军阀麇集广州。5月15日,蒋介石密电香翰屏,谓陈济棠称兵反对中央,请香翰屏继陈济棠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之职。香复“驳斥蒋中区之要电”公开发表于《二月军刊》上斥蒋“为国人共弃久矣”、“用心坚工,而计已拙矣”、“吾国民固省之道德,将被一人断送以尽矣……”。陈济棠随即任命香翰屏为惠州河源警备司令,实行军事戒备,以防十九路军回粤。27日,反蒋派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非常会议,发表反蒋宣言,另组国民政府,与南京的蒋政权相对抗,出现宁粤分裂的局面。香翰屏任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陈济棠将第八路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后,香翰屏任第一集团第二军军长。10月10日,发生广州市“永汉路惨案”。14日,香接任陈庆云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并兼戒严司令,香在广州西瓜园召开新闻界招待会,声言:“如果人心不安定,对于言论界之报纸,亦亦须检查”。12月,香在粤方国民党四全大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是年,并兼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
1932年春,西南政务委员会作出决议,在广东省设置五个区的绥靖委员。香翰屏任广东中区绥靖委员,所属第二军在广州府属各县及恩平、开平一带布防,进行“防共”、“剿共”活动。3月13日,陈济棠、香翰屏、李宗仁、黄绍雄、徐景唐等举行重要会议,讨论“抗日剿共”办法。会后的8月,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约香翰屏(与香为好友)一起到东莞市南棚向蒋光鼐促驾成功。蔡廷锴在其自传认为,“此次再得他蒋光鼐回军,乃香君(翰屏)之力”,从此福建军政主持与策划有人,这是日后“闽变”主要关键之一。
1933年3月,陈济棠召集香翰屏、余汉谋等开会,决定赣南二期“剿共”计划。6月,陈济棠在广州召开“剿共”南路军师长会议,香翰屏被任命为第二路纵队司令。4、5月间,蒋介石对中共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9月,蒋介石调香翰屏部在闽赣南部“剿共”。
香翰屏一生中的最高顶峰即是在1931年、1932年、1933年这段时期,其地位:“如日中天”,可以说出当时除了陈济棠外,最大的实权人物即是香翰屏,至少在广东是。
香翰屏与陈济棠同属钦廉籍,关系很深,敢于进言议事,陈亦倚之为左右手。因此,香曾分别对陈的胞兄、两广盐运使陈维周和民政厅厅长林翼中及第三军军长李扬敬贪污、迷信等劣迹提出指责,劝陈不要对他们宠信过甚、致招物议。但陈反而偏信陈维周等的谗言,说香以儒将自居,爱与无聊文人往来,不管军务,且与陈铭枢、李济深暗中勾结,图谋不轨。陈济棠以惩治贪官污吏为名,将香所介绍的阳山县长陈某逮捕枪决;不久,又将香的亲信第四师师长张枚新调离,香翰屏于1934年春经与余汉谋商谈后,再度向陈提出整顿官场、修明政治、逐步禁烟禁赌以除民害的建议,并要陈立即罢免陈维周、林翼中、李扬敬的职务以示决心,结果触犯陈怒。香见屡劝无效,便以“识浅量狭”为辞,提出辞去本兼各职。11月8日,西南政务委员会在陈济棠的授意下,准予香翰屏辞去经二军军长职务,仍保留广东中区绥靖委员一职。香于失望之余,回乡“休养”近达两年之久。
就在香翰屏“休养”的日子里,1936年5月12日,西南抗日反蒋“导师”胡汉民突发脑溢血于广州逝世。两广军政首脑陈济棠和李宗仁、白崇禧获悉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准备“彻底解决西南”,以此为契机,联合要求南京政府对日宣战,并打出“北上抗日”旗帜,将粤桂军队命名为“抗日救国军”,出兵湖南。蒋介石运用离间计和收买伎俩,使广东空军40余人、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广东东区绥靖委员李汉魂、粤军第二军军长张达(继任香翰屏之职)先后投蒋。“南天王”陈济棠众叛亲离,眼看大势已去,遂于18日被迫下野。蒋介石旋即任命余汉谋、香翰屏为广东绥靖主任、副主任和第四路军总司令、副总司令、余香从此接替陈济棠掌握广东军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香翰屏不发一弹不费一钱不流一汗,获得了更大权力,何乐而不为?香即复出任职。两广事变后的10月28日,鉴于香为革命立下的汗马功劳,经蒋介石批准,国民党政府援予香翰屏中将加上将军衔。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香翰屏任第九集团军代总司令,率部转战淞沪、浙、苏、鲁等地抗日。日军入侵山东后,蒋介石枪毙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的同时,还公布了43名作战不利的军官处罚名单。地位显赫的有: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香翰屏,因指挥失当,记大过一次;第三十九军军长刘和鼎作战不力,解职留任;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购误战机,放弃守土,处死刑。蒋介石的这一举措,在国民党军中引起极大震动。香翰屏因山东一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后来的仕途发展,但通过这次教训,香在后来的抗战中拼死杀敌,不能不说与此事有关。
不久,香翰屏回粤复任第四路军副总司令,组织训练民团,周旋于惠阳一带日军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痛歼日军。次年,香兼任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领导人民群众抗日自卫、保家卫国。
1939年,抗日群众运动蜂起,波及全国各地,出现一大批游击队和挺进军队,战斗于敌后和前线。国民政府为了便于统筹抗日大局,将第四路军撤销,香翰屏改任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四战区挺进纵队东江指挥所主任;同年,任香港“广东文物展览会”筹备委员。香部在东江有力地拖住侵粤日军,使日军如陷泥潭不能自拔。蒋介石看见香部战斗力极强,为防止中共统战过去,遂于1940年把香部改为国民党正规军加以控制,同时调香翰屏任闽粤赣边区上将总司令,直至抗日战争结束。
1945年5月,香翰屏连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抗战胜利后,香相继任广州行辕副主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6年7月27日,香翰屏正式退役。
三 、夕阳无限好
1947年7月,香翰屏复任国民党、三青团合并后的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8年3月29日,国民政府召开第一次“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香为粤方代表出席大会。1949年2月12日,香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同年夏御任,全国解放在即,国民党大势已去,香即举家移居香港。
特军素爱读书练字,一生究心笔砚,故有“儒将”和“半个书生”之称。将军治军余暇,常与文人往来,如胡适、林语堂、郭沫若、梁实秋等著名作家,其毛笔字以大草书驰世。1966年他赴台出席“国民大会”时,出版了《香翰屏将军草书初集》,笔震书坛,饮誉中外。
将军不仅是一名书法家,也算是“半个诗人”,其所作诗赋,均很出色。如1937年冬为鼓励钦廉青年抗日而写的《为合浦健儿请缨杀敌壮行二首》:
一
三廉英杰数刘冯,保卫家邦建伟功。
桑样奇男欣武,此行端不愧英雄。
二
请缨杀敌保乡邦,卫国干城器难量。
杯酒壮行歌易水,瞩望岂止是廉阳。
将军当革故潮流,兵符三十载管,曾何补国家艰巨,黎遮疮痍。将军在其相片上有题:“以雕虫伎俩,成屠狗功名,幸运一身遭,且休忘野老风怀,书生本色。”以自嘲。颇念身世,感慨良多,抚今忆昔,百恩萦回,感人不浅。他曾为台湾宜兰县游泳场撰并书了一副对联,“莫为凉随俯仰,漫将身世论浮沉”,可以说此联概括了他的一生,联之含义深,读之荡气回肠,怵回惊魂,发人深思。
由于将军有志于诗文,因此对教育事业甚为关心,并作出较大贡献。1925年,鼎力出资筹办石冲高小;1930年,呼吁在穗钦廉籍军政界同乡资助北海女子小学;1933年,主导联合钦廉籍在外名人创办了“广东省合浦县(张黄)农业职业学校”;1945年,为兴宁女子中学解决了校舍问题。
将军还十分关心家乡有志青年的成长,钦廉不少乡人在他的帮助扶持下而长大成才。1927年,蒋介石“清党”,将军力保了葛泽庭等四个学生;1927年高考过后,将军获悉庞大均等七人考上中山大学,但经济拮据,将军给予津贴,一直到他们毕业,后来庞大均留法获博士学位,归国任“立法委员”;1947年,将军推荐合浦师范教师林文任《越华报》编辑。
1954年、1960年、1966年、1972年台湾召开“国民大会”,将军均前往参加。1978年初,台湾“国大”举行第六次大会,香翰屏自港抵台出席,8月17日在香港病逝,享年89岁。9月,乡人获悉将军噩耗,坡子坪村400多人自发组织悼念将军。
四、后记
香翰屏,别名桂珍,号墨林,我们乡人称之为香公,墨公或香军长。将军别后迄今,留给乡人的是他的故居,廿十年来,曾与他共事过尚健在的老人以及各路仰慕将军的人,均临乡参观将军故居,以示怀念。
香翰屏将军生活在一个良莠混杂、浮沉反覆的动荡时代,他的功过是非问题也只能结合当时的政局及他的处境去评判去理解。笔者作为他的乡人,当是以乡人的角度,历史事实的立场来评判理解笔撰将军。当你为一个咤风云的乡杰大将做点什么时,你满身的自豪感都会流于纸上。不过,有后人写了一首律诗对将军予以概括,恰当与否,自有后人评。全诗如下:
为人慷慨震威声,
自小心存报国情。
军旅生涯多苦雨,
家乡教育有香名。
治兵余暇临池乐,
伏枥重驱费笔评。
莫为炎凉随俯仰,
聊将柘浆解朝醒。
鲁芹,本名张淦侑,原名张永剑。1988年4月20日生,广西浦北人。2002年12月加入中国共青团。中国散文学会青少年创作中心会员。中国少年作家班学员。2005年度当代青少年优秀作家。原中学生学习报社校园记者。张黄中学七彩桥文学社提议创立人\总编。浦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
作者严正声明:本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需要转载者请和作者联系.QQ236674434 email:luqinzg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