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胜利,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
红军长征的历史性胜利,使全世界共产党人为之欢欣鼓舞,并从中吸取精神力量。可以说长征是不屈不挠的现代革命精神的源泉。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就曾两次印刷介绍红军长征的小册,以此鼓舞游击队员们的斗志。意大利共产党人巴叶塔曾经说:“中国红军的长征鼓舞着意大利共产党人反法西斯斗争,使我们的抵抗意志变得更加坚强了”。红军长征已经成为鼓舞世界各国共产党人的共同的源泉,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经受考验、克服困难,值得骄傲的历史性的典范。
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共产国际,对于中国红军的长征曾给予极大的关注,对它的胜利曾予以高度的评价。1935年7、8月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这时,中央红军已转战到川西北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合;长征虽未结束,但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共产国际执委书记处书记皮克在大会的报告中说:“中国红军的主力出色地完成了向四川省的转移,这可以表明苏维埃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广阔前景”。书记曼努意斯基赞扬长说:“红军主力在朱德及毛泽东指挥下的长途西征,……证明中国红军具有中国任何军阀军队所不能击破的高度的觉悟性,超人的坚忍性和战斗精神”。“中国共产党是英勇斗争的模范”。在共产国际“七大”闭幕之日(1935.8.20.)陈云、陈潭秋等到达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了中国红军进行长征的情况;陈云还化名“施平”,在《共产国际》杂志上发表了《英勇的西征》一文,介绍中国红军的情况。同期还刊登了《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红军总司令朱德》、《民族英雄方志敏》等文章。在共产国际“七大”新选出来的47名执行委员中,有中国党的毛泽东、周恩来、王明、张国焘等4人;在33名候补执委中,有中国党的博古、康生等2人。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中选进了更多的中国委员,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中的地位大为提高。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正是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卓有成效地取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这是他在江西时期所无法做到的。共产党终于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压力,毛泽东在未取得斯大林认可的情况下取得了最高的政治地位,这是斯大林时代各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
当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后,林育英(张浩)从莫斯科奉调回国。他在致张国焘的电报中说:“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认为中国党在共产国际队伍中,除联共外是属于第一位。中国革命已成为世界革命伟大因素;中国红军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中央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了。”林育英的电报,反映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党、中国红军及其万里长征的高度评价。
总之,传奇般的红军长征唤起了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人和亿万群众对中国革命的向往和同情,以及对中国革命的无比崇敬。从此,人们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和了解,总是把它同伟大的长征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因此而大为增强。
五、红军长征的影响已超越国界,远布四海,突破了时代的界限。
“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伦自莫斯科的撤退也只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是最后胜利的前进曲。”
“法国人冲进巴士底狱,而1917年在彼得堡则是冬宫。巴士底狱只有7个犯人;布尔什维克进入的冬宫,只有几个少年和妇女守卫,没有关系,这些都构成了革命的象征。中国1934年的长征决非象征而已。它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一部考验了中国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史诗。”
“长征不是通常意义的‘进军’,不是一次战役,也不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是一曲人类谋求生存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没有尽头,为了挣脱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撤退;是一场屡次距离失败和灾难间不容发的战斗。……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那一件事为此触发世界的沉思和遐想,为此深远地影响世界的未来。”(哈里森)长征的历史奇迹,不仅唤起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国革命的向往,同情和无限崇敬,而且被公认为是人类活动史上传奇性的英雄史诗和无与伦比的壮举。它的影响已经跨越国界、远布四海。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所表现出的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景仰,已经成为超越国界的人类的共同精神才富。
斯诺:《西行漫记》第一次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三十年代)八十年代,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以74岁高龄带着心脏起搏器的有病的身躯沿长征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访,行程12000公里,写出了系统记述红军长征的新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世界各地,有用各种文字出版的关于红军长征的著作,无论作者的政治立场如何,都无不认为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英勇无畏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典范”,“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这一伟大业绩已经成为世界历史上的光辉一页而受到举世称颂。“视之为一次举世无双的,充满理想、勇气和献身精神的集体主义壮举”。显然,红军长征所创造的业绩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人类,可以毫不张地说:“长征所表现出的不畏千难万险的革命英雄主义,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活动史上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
六、红军长缸精神万岁。
红军长征,是一部壮丽的英雄史诗。红军英雄们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英勇气概的体现,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象征。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长征精神”――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样的信念、气概品德、思想和态度是红军坚强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伟大的精神,产生伟大的军队,伟大的战士,伟大的奇迹,帮助红军克服了千难万险。红军长征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的彻底献身精神,将成为中国人民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巨大鼓舞力量,红军长征精神仍然是今天战胜困难,完成“新长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无价之宝。
红军长征结束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人们对于红军长征历史意义的认识虽然在不断深化,但远远还没有结束。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意味深长地写道:“五十年在中国历史上是极短暂的。但是,长征已经对中国的面貌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中国引起了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革。长征赋予中华民族的许多世纪以来所未曾见到过异乎寻常的团结和非凡气概。其威力所及,甚至足以克服毛泽东晚年种种可怕的异想天开的理论和实践,而推动中国走上一条新的道路――一条毛泽东所不愿选择的道路。但是,对长征的评价还远远没有完结。“中国人也许会说,一两个世纪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从历史的角度评价长征。”这是富有历史感的远见卓识之论。“长征中的英雄主义,激发了有十一亿人口的大国理想,正在推动中国奔向迄今尚无人能够预卜的未来”。
上一篇:读[[小忙人]]有感
下一篇:早餐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