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最易拨动人心弦的。黛玉说,她不喜欢刘禹锡的诗,除却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她的寄人篱下的痛楚,与宝玉间不染世俗纤尘却摆脱不了凡尘羁绊的纯美爱情,那对自己命运无法把握的哀伤,平日里与姐妹们吟诗诵词,可以将它们冲淡不少。然,一旦雨轻临大地,与荷叶协奏出的最自然的声音,便扣开黛玉心中强按的哀伤。于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于是外人眼里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的眼里不过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剑霜严相逼”,于是她那前世的誓言:“今生你浇灌我,我也随你凡尘走一遭,用我一生的眼泪还你恩情。”成了现实。恰如无依无靠的一片孤叶于风中零落低吟。然,她的心谁去解?谁去听?
坐在宿舍里静观外面分飞乱舞的雨点,心亦飘摇纷飞。高三是曾想:有一个时间可以让我的思想肆意驰骋,让我的感情肆意奔流,该是多么奢侈。现在。可幸,我有了这份“奢侈”。在庄子的境界里,鲲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他的心如风般飘有于天地之间,傲视权贵诸侯;在三闾大夫临风而乱的发丝里,虽“乘骐骥以驰骋兮”,他的心实正与风雨飘摇的楚氏江山在风中低泣;在李太白的美酒里,虽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虽是“千斤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气冲天,然“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悠闲惬意,掩不住那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悲慨;在少陵野老的喟叹里,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尽显他那如风的漂泊生命,依稀可见其临风而泣的沧桑身影。我,非庄子。非太白,非杜甫。同是一个有风有雨的日子,我发不出名留千古的感慨,只是任由思绪随风飘摇,飘到高三那段淡而清晰,美而忧伤,若有似无的时光。
记得他说过“我喜欢靠窗坐着。”“为什么?”“有阳光啊!”对啊,身处高三,我们还有阳光吗?那飘如飞雪的作业纸,父母欲言又止却又饱含殷切期盼的目光,老师那永不枯竭的解题“妙招”……阳光呢?于是课间十分钟,我们开始天南地北的神聊,古今中外的胡侃。其中,还会有人唱歌,唱自己喜欢的,长最近流行的,如《发如雪》、《黑色毛衣》、《枫》……对!《发如雪》,是《发如雪》开启了我和他第一次讲话,也开启了至今无法抛却的忧伤。那一天,如往常,已上了一下午的课,肚里还装着没有消化的晚饭,教室里几乎装不下那或高或低,或快或慢,或语文或英语,或政治或历史的读书声,不时的,老师会悠悠然从你身边飘过,昏天暗地。茫然间,我听到了那首感动我至今的歌“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要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熏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这是什么歌?凄婉不绝的旋律,古典唯美的歌词,似是从一个尘封了千年的史书里走出一个青衫才子,衣袂翩飞,临风摇扇,含泪望月,紧锁的眉头是那千年不化的思念,这个思念里是一个飞舞的红衣女子,拂袖旋转间,一滴滴清泪从眼角滑落,纷飞着无缘相守的凄悲。月明,心明;月冷,心更冷。最另心潮无法平静的是那片及腰际的白发,于风中飘舞,凄迷了书生的眼泪,舞碎了书生的心,冻结了辉照千年的明月……“这是什么歌呀?我好像听过。”“《发如雪》”说罢他低下头去唱了几句,一样的忧伤,一样的凄美,一样的冰冷。
“对,就是它,真美。”“是很美。”“你能再唱一遍吗?”他抬头,“好啊。”我一愣,不是他答应了,而是第一次这么近地看他的眉眼,形似刀锋的剑眉,依然是茫然不解的眼神,还有长长的睫毛。“你把头转过去吧,看着我,会唱不好的。”我不禁笑了,我看的太久了。
现在,走在大一的时间里,却依旧没走出《发如雪》,走不出那熟悉的旋律,走不出那熟悉的歌词。走在宿舍食堂间的那条小路上,恍如隔世般,广播里会传来“红尘醉,微熏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不变的词,不变的调,变化了的环境里不变的心情。从请他唱《发如雪》后,我试着去找各种借口让他去唱。“帮我抄份课程表吧!”“我有那么善良吗?”他眼神暗淡了“不过你要是唱歌的话,我可以考虑。”“不会又《发如雪》吧?”“当然!”我得意。他每次都认真地唱,我每次都认真的听,尽管手头的作业堆积如山,尽管大大小小的测试迫在眉睫。每一次听,萦绕心头的是缠绵不绝的感动,还有淡淡悠悠的酸楚。仿佛手中确乎握着一样珍视无比的东西,却又不得不承认它并不属于我自己,不得不承认在高三的天空里,这只是不敢奢求的那缕阳光。即使听原唱,我却没有这种感觉。每次听他唱,就仿佛在翻阅一篇荡气回肠,百转千回的爱情悲剧,那如雪的白发,凄美的何止是别离,纷飞的何止是眼泪。那歌声也凄美了我的相象,纷飞了我的高三。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昆仑。”而现在的我,一首歌对于我,难道不是一个世界吗?一个如风逝去的世界。
我知道,《发如雪》没那么好听,肯定没有。而我说它好听,只因为它给了我和他说话的机缘。唱完歌,我会不停的问他问题,甚至另他有点措手不及。慢慢的,我知道,他小时侯就喜欢唱歌,一直唱的很好,他也一直玩世不恭,即使在强化班,即使全县前一百名的优异成绩进入高中,他依旧上课睡觉,作业不写,晚自习能逃则逃。我暗笑,这实与我相差甚远。同时,我也发现他颓废不羁的外表下,也有着不灭的信念,也属自己优秀。“你真的好奇怪啊!我无法理解。”“是吗?”他淡淡的说,淡淡的笑,依旧低着头说话,依旧玩世不恭的笑。
现在,我走在扬大的校园里,刚进入校门的茫然渐渐淡褪,我已找到自己的位置,立下自己的誓言,锁定自己的目标,明确了自己的思想。而他,应该也正走在自己的校园里。那所大学证明他真的好厉害。外面的风又大了,吹动着窗帘。那一周,我坐在了窗边,他坐在我身后。冬月里,那个位置深得上帝的眷顾。在这里,我可以得到阳光的照耀,闻到阳光的味道,还可以看到窗外漂亮的花园,道路两旁绿的傲慢的香樟树。最重要的,他会在后面唱歌。一次课后,我看着窗外发呆,他在唱《枫》,此刻,窗外也正有香樟树叶飘落,好合拍,好完美。完了,他问道:“好听吗?”我又一愣,一丝欣喜袭来,“恩,好听。”其他的,我不知该说什么,他也没再说话。静静的,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我听到了冬天的歌声,好美。
看着我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除了中英对照,就是纯英文版的。我喜欢的是诗词呀。但我选择了英语,我明白我要有所放弃。没和他说话之前,我已发现,课上凡是涉及到某些词句,他似乎总能背出全篇。一个男生会如此喜欢诗词,出乎意料。不要奇怪,他也喜欢《发如雪》,且把歌词分析的如此透彻,对梁祝传奇的传神运用,焚香,对月饮酒等古典唯美意象的运用,对“若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精美演绎。而我的诗词基础呢?自叹弗如,无预兆的,在高考的虎视眈眈下狂看古诗词,去了解庄子,屈原,李白,杜甫……他喜欢李白,尤其是那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一样狂妄不羁,一样的舍我其谁,一样的飘逸俊冷。
大一在眼前一点点飘落,高三变的好真实,好深刻,而那模糊,另人迷惘的大一还在继续,给人满心憧憬和期待,以及不着边际的幻想。而飞逝的时光又让人心慌,感到飘忽不定的心慌,一如那段回忆,没有太多的话,没有后续,只有阳光,只有窗子,只有曾被风卷动的窗帘,只有那首叫做〈〈发如雪〉〉的歌。在心海里如风般轻轻飘荡。
雨好象要停了,我起身,收拾桌上凌乱的书本,收拾自己凌乱的心情。欣赏一句话“学会优雅的下台也是一种艺术。”此刻,能够优雅的遐想也是一种艺术,能从遐想中优雅的回到现实更是一种造诣。心如风,情如风,往事如风,偶尔回首,很美,频频回望便会很累。向前看,向前走,风会吹的很舒服。如斯佳丽似说:“明天会是全新的一天。”
上一篇:观《纳尼亚传奇》有感
下一篇: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