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东兮乃若何

智库作文
2017-05-10
0

“力拔山兮气盖世”,字透千钧力,一股英雄气概。平生最崇拜斯人,他的纪念馆近在家门口,直到本世纪初年,幸得机缘,才圆了心灵深处久埋的景仰。

馆于和县城东,一隅似山非山的突兀处,周围是用鹅卵石铺垫一米见宽的通幽小道,高地坡下树木参天,树影婆娑,风剪处斜阳光芒如注,随意的洒在小草落叶和行人身上,星星点点,仿如旷野游弋的火种。沿踊道东来,见高岸独立,西为馆舍陈列室,艳阳高照下的东面,近处是一片金穗沉甸的稻田,远处是广漠的沙滩,尽头才是长江。那灰蒙蒙的一溜儿沙滩上,有无数个小白点闪烁,原为长江古干道,也是楚汉战争的古战场,距纪念馆场地足有一二十里。馆设何处无关紧要,只要有个地方,能够凭吊英雄足矣。

同往的是一家晚报的记者和编辑们,惟我“土老冒”,不时得到报界老师的指教,全程受益匪浅。唐宋诗人词家的绝句,令我茅塞顿。特别是王安石《乌江亭诗》最具代表性:“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诗以言志,诗人从政治高度,以乐观情怀作了热烈展望。这不但代表了骚人墨客的祈愿,而且宣泄了后人企盼霸王过江东以图东山再起的心声。我伫立琢磨:倘若依了诗人的意见,项羽真的过江东,胜数难以预料。不过,另一种推测,倒可借鉴反证法寻找到败势不可逆转的答案。

项羽自幼重武恶学,读书甚少,学识浅薄,文墨不精,智力开发受阻,胸无雄才韬略,身居统帅,不具文武兼备的素质,只有勇猛,不谙谋略,

中反间计就是一例。轻信谣言,剪除攻无不克的将军钟离昧,龙且周殷和高参亚夫范增。他们失宠或降或亡,项王如失左右臂,自毁长城,正如毛泽东诗句所云∶“刘项不读书。”又缘于寄养和依附关系,感恩思想甚浓,一贯感情用事。交战紧要关头,惟对叔伯言听计从,而他们却以政治犒赏图报私人恩怨。刘邦攻占咸阳后,项羽拟率兵攻打沛公,项伯获悉夜奔汉营送情报,泄露了绝密,后又仗剑保护沛公的安全,导致消灭汉王的计划再次落空。项羽败因颇多,最致命的乃是独断专行,轻易否决集团核心研定的灭汉方略。以范增为首的一干谋臣,建议于鸿门宴刺杀刘邦,事先亦得到王的认可,然而,受席间的恭维话所惑一改初衷,便放弃诛杀令,仇人脱逃霸上,放虎归山,遗留后患。最后生死一役,虞美人为其霸业舍生,项王才冲出垓下重围,轻装杀往江东方向。揣摩东来旨意,或许正是为了“卷土重来”这一渴望才一路杀来,求存而不乞亡,但是,项羽却一反常态,舍弃主旨,自刎于乌江。可以断定,至死的刹那,仍不改朝令夕改的盲目决断的恶习,以致落得一败而失美人江山之命运。

读史读诗读项羽,感慨颇杂,项羽是否过江东,不单是有无颜面见江东父老弟兄,更重要的是封建权力争夺战将继续下去。复仇者过江东,谈何容易,仍然会面临以上诸多生死存亡的决策和挑战,却不容丝毫差池,往昔一错再错,日后完全规避失误尚难,回天之力殆尽、厄运不挽。或许有此之明预测,他以宿命论的悲壮选择告诉史学界和后人。楚汉战

争的结束,验证了“历史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定律,也应了一代宗师李清照的评价:“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上一篇:瞬间

下一篇:老兵大校

相似作文

过江东兮乃若何
2017-05-10 06:20:15
过江东兮乃若何
2015-03-29 04: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