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实例分析

智库作文
2014-07-17
0

在小学阶段,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还担负着为初中、高中打基础的任务。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阶段,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达,记忆力好,想象力最为丰富,是培养良好习惯、积累知识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提升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培养他们的作文热情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不喜欢作文,主要原因是因为“没什么可写”,“不知该写些什么”。由于在作文中难以获得成就感,致使学生对作文缺少自信,“没兴趣”。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的出现呢?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生活空间狭小,缺少有效引导

从客观因素看,视野狭窄、生活单调导致学生对生活缺少情趣,缺少感悟和发现,表现在作文上则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缺少憿情。俗语说:写作源于生活。充实的生活是写作成功的首要条件。然而,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空间被禁锢在学校至家庭的两点一线,封闭在狭小的课堂之内,与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绝,由此可见,在这种生活空间下,学生如何能写出逼真、生动、有情趣的作文呢?

其次,从主观因素看,教师缺少有效的引导,也会错失原本可以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时机,造成作文进步缓慢。

有一次,我带领学生举行了一次辩论活动,学生对这样的活动表现得积极热情,充满兴趣。

辩论中正方与反方激烈论战,台下的学生也热心参与、积极点评,气氛十分热闹。辩论结束后,我让每个学生都写一篇小作文,结果大部分学生这样写道:

记一次辩论会

星期二下午,我们班展开了一场辩论会,比赛的题目是“过年给孩子压岁钱好不好”。正方认为过年收压岁钱好,反方认为过年收压岁钱不好。经过激烈辩论,最后,老师判正方胜利。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看到这样的作文,我开始反思:明明活动本身的效果很好,为什么写出来的作文却这么不尽如人意呢?于是,我针对学生的作文,提出了哪些地方需要详写,哪些可以略写,哪些环节比较关键。第二天,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有了大大的改观:

记一次辩论会

星期二下午,我们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辩论的主题是“过年给孩子压岁钱好不好”。主席宣布开始后,双方进行陈词,激烈的辩论拉开了序幕。

正方认为给孩子压岁钱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更能明白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有好处的。他们还列举了某校一位五年级小学生,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赞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的事例。正方精彩的陈述和默契的配合博得了在场观众的一阵阵掌声。

反方队员则主要抓住了“给孩子太多的钱会让他们养成奢侈浪费、不懂节俭”这一点对正方观点进行反驳,但在气势上显得有些不足。最后评委根据各方面的综合表现,判定正方获胜。

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问题不仅仅是缺少发现,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发现,去发现什么。

(二)知识储备少,表达能力弱

阅读量小,知识面窄,使学生的作文词汇单一,表述不清。许多作文情节简单,缺少细致的描写,该说明的说不清,该描述的不知道怎样说,该想象的又胡乱拼凑,缺少科学根据。

四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写作训练:请以“我是一个×××样的孩子”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样的题目本来应该属于容易下笔的那一类,写别人难,写自己还不容易吗?可是,情况却正好相反,一节课过去了,学生们大半都没有动笔,我一问才知道,他们也说不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启发他们可以从自己的爱好入手,于是有个学生说:“老师,其实我是一个喜欢足球的人。”我说:“那你就写写自己是怎么喜欢足球的,和足球有哪些故事吧。”他听了,搔了搔头说:“我和足球的故事挺多的,我给大家说说吧,要我写我就写不出来。”可见,有时候不是学生没有东西写,却偏偏是受到表达方式或写作方法的制约,想要表达却表达不出来。

事实上,在每一个小学生的内心世界,都蕴含着一个空间,容纳着巨大的潜力。跟初中生和高中生相比,小学生拥有更多的想象力、求知欲、记忆能力和创造空间。但是,缺少适当的开发和引导往往把孩子们引入狭窄的死胡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校和家长对孩子们的分数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却没

有人告诉我们的学生该怎样去发现,怎样去感悟,该体验生活的哪些方面。因此,大多数学生并非不够努力而是不知从何下手,怎样表述。

二、小学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

(一)学会观察,勤写小练笔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学阶段素材的积累源于身边的点点滴滴。

年级

写作要求

第一学期

(1-2年级)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第二学期

(3-4年级)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第三学期

(5-6年级)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从上表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在三个学段的“写作要求”中一再强调留心“周围事物”,提醒学生从身边的事着手,从生活着眼,从“周围”采集素材,寻找作文的出发点。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记录的习惯,时间久了,就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样既为作文积累了素材,又培养了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在教学中,“

小练笔”的形式有很多。

1.从小处着眼,记班级日记。对于小学生来说,光是强调要“善于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有意识指点所要观察的事物,观察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对于那些尚未养成观察习惯的学生,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让他们从小处着眼,逐步学会观察。

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四年级我们开设了“班级日记”活动,鼓励每个学生记录班级最近发生的大事小情,同时也可以抒写自己的感想、趣事或疑问、烦恼,与其他同学一同分享。我对日记本身的质量要求并不高,记学生自己感受到、观察到的都行。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份随笔,一次感动或愤怒……我都给予鼓励和支持。于是,渐渐地,我在日记里看到了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世界。

“今天我们检查身体,老师叫我们偷偷地挑选班里一位同学来观察。我选择了李斯加,他平时上体育课总说我偷懒,这次我倒要看看他的胆量如何!

相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