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篇《人类“炮轰”彗星》
2005年,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北京时间7月4日13时52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撞击彗星上演了。此次撞击与1998年好莱坞科幻灾难影片《Deeplmpact》(中文译文《彗星撞地球》)相似,科幻成真,成为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现篇《人类“炮轰”彗星》!
这颗彗星由德国天文学家坦普尔于1867年发现并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坦普尔1号”,它每5年半环绕太阳飞行一圈。“坦普尔1号”长径14公里、短径4.8公里,,彗核被直径8万公里的彗发包围。科学家之所以选择该彗星,是因为它具有代表性,适合对所有彗星的研究;它的轨道位置会经过火星和木星,相对合适作为被普通飞行器撞击的“靶子”;而且这个撞击地点也适合从地球上进行观测。除了彗星,还有“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飞行器,二是用来轰击彗星核表面的撞击器,体积相当于一台普通家用冰箱。
7月4日13时52分,我们一家人围坐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者撞击彗星的实况直播。此时此刻,振奋人心,只见电视中美国宇航局的工作人员一跃而起,欢呼雀跃!可想是成功完成使命了吧,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后,收到卫星从宇宙发来的图片。彗星被粉碎了一个洞孔,发射出亮晃晃的光芒'……我幻想那些粉碎的碎片一定像无数金色流星划过天空,像美丽的精灵一样保护着人类家园!
这次成功象征着人类在科学航天事业又晋了一级.与此同时,还为人类研究彗星内部秘密揭开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的起源和宇宙生命起源之谜!
上一篇:麒麟湖
下一篇:大话三国--赤壁大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