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刘备没有来呢?”读了《三顾茅庐》,在赞叹刘备求贤若渴精神的同时,我又不免为诸葛亮担心。公元207年,刘备被曹操追杀,屯兵新野。徐庶向刘备推荐孔明。刘备不畏严寒三顾茅庐,请得孔明出山。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值得庆幸的是刘备终于第三次来拜访了。否则,中国历史上是否还会有谁记下“诸葛孔明”呢?
诸葛亮是幸运的,他终于等到了刘备。使他的才华得以发挥,成为一代风流人物,没有埋没于草庐中。但是,世界上又能有几个刘备呢?又有多少人能象诸葛亮这样幸运呢?假如刘备没有来,孔明又会怎么样呢?恐怕只能怀着满腹的韬略而庸庸碌碌的度过一生,怀着生不逢时的慨叹而死去。如此看来,这种等待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特别是在今天。应该把握自己,毛遂自荐。
今天是一个崇尚知识,人才济济的时代。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大都习惯于含而不露,“隐居于草庐中”,既渴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又不敢脱颖而出。其结果常常是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而社会也失去了一份宝贵的财富。如果毛遂不自荐,他的才能又会有谁认可呢?而平原君又怎样与楚国达成协议呢?所以我们不能等“刘备”的到来,过分寄希望于“伯乐”。应该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诸葛亮等刘备自有他的原因。当时昏君当道,孔明在等圣贤之君。这种等待是可以理解的。而今天则不同了。今天我们有幸生长在一个充满生计的变革时代,在一个(白)百业带兴的用人之秋,为什么还要等待呢?让我们打破旧观念的束缚,努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主动进取,显示自己的作为,让社会对自己做出选择吧!让自己在社会中把握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