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悲伤——也给那悲伤的90后

智库作文
2019-10-21
0

“忧郁”“悲伤”在90后成为主流思想,他们的天空总是那么的灰暗无光。后来,“忧郁”成了这代年轻孩子的代名词,或许也成了他们生活的理所当然。他们是感伤的,而并非感性的。他们爱的,也就只有自己最孤独的心灵。

所谓的青春,简单得可以用回旋木马来诠释,来来回回,高高低低。在小孩眼中,回旋木马是一种开心的游戏工具,他们有的是乐趣;可在90后眼中,他们却希望从这里逃出寂寞的缠绕。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总是那么的悲伤,那么的无可奈何。

我曾经也是其中的悲伤主义者。看着那淅淅沥沥的细雨,足够让我的心情暗淡一整天;行走在寂寥的小巷中,也足够让我颓废一整天。活在粘稠的哀伤之上,慢慢地成了生活的可怕回忆。于是我就慢慢地总结出:

悲伤来得莫名其妙,逝去也会留下痕迹。

我不明白自己的悲伤为何会如此泛滥,正如郭敬明所写的“悲伤逆流成河”那样,是无法阻止的。我赞美主观唯心主义的威力的强大,强大得可以使人整天浪费着无谓的眼泪。

我后来逐渐发现,青春原来可以用忧伤的文字来描绘。

大多数的我们都是独生子女,被溺爱。我们像糖,甜到忧伤,感到窒息的忧伤。班上的同学在家就会捧起饶雪漫的《沙漏》《左耳》等去认真地体味那份感伤,或读起郭敬明,韩寒,七堇年等一大批80后的忧郁作品,或许他们把大团圆结局的故事看腻了,希望用反方向的笔调来做不一样的结尾。我的同学也因故事而伤心了整个冬季。

文字呀,在他们手中演绎得那么凄美,那么让人心痛。

可能因为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鲁迅那样尖锐的社会洞察力,也不需要余光中那些活在真切的社会的镜头。什么儒家学说,社会主义一类词,即使在课堂上也是显得无力,乏味的。90后需要的,只是自己那份淡淡的忧伤。

悲伤除了文字可以表现之外,慢慢地,非主流图片成为他们悲伤青春的宣泄方式。

他们总是喜欢用暗淡的色调来表明自己内心的阴霾。经过电脑的ps后,天空变成了油黄,或者说整个画面就是那样的惨白,然后加上自己最痛伤的一句话,这就是他们想要表达的一切。

拿着五颜六色的气球站在天空下祈祷;低下头呵着手取暖;或者很简单地趴在桌子上睡觉,也都成为他们想要表达的。但无非是为了表达他和她之间的爱,那种希望得到却又那么遥远的爱,希望回到从前却又无法挽回的爱。

他们的词汇很冷漠,很冰冷。他们甚至感觉到,青春死了。全世界仿佛也就只有自己一个,需要独自去面对。

可能我并没有真正理解非主流的含义,只是把简单的逆潮流发展就称非主流。隔壁班的一位女同学可以说是那么一类人。她不爱穿校服,不爱普通女生所特有的长头发,也不爱跟别人交往。爱的是不适合这年龄的长靴,走路时还发出‘咯咯咯’的声响;甚至喜欢暴露的衣服。有时候,她会站在走廊上,无缘无故地哭得连老师也无法阻止。当然,我没有资格对她作任何评价,但渐渐地,我开始不习惯这类人,甚至与她的思想相排斥。

我不想成为这悲调的主角,感情的奴隶,毕竟青春对于我尚在。我的悲伤只是正如韩寒所说: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规矩。

生活始终不是虚幻,总不必对其有太多的幻想。一声慨叹之后,懵懵懂懂地认识到我的悲伤只是一场梦,我不想去回忆它,因为回忆只会带来更多的回忆。

邂逅悲伤,我的青春开始更自由地呼吸,生活也变得更真实了。

 

上一篇:花落梦中已破碎

下一篇:残夏之殇

相似作文

夏日荷塘
2023-11-05 10:44:44
微家书
2020-10-14 23:14:45
简简单单 平平淡淡
2020-10-14 23:14:40
怪妞与笨笨鱼的故事
2019-10-21 23:24:36
小故事
2019-10-21 23: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