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规范二十字释义

智库作文
2019-10-16
0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一。爱国守法

1、爱国

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爱国主义素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爱国,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与祖国之间应有的关系,是衡量个人与国家价值关系的人生准则,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继承和发扬爱国传统要做到:第一,了解基本国情,认清历史责任。了解基本国情,包括正确认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传统,尤其是近现代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祖国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壮丽历史。只有在认识和了解国情的基础上,都能自发地、真心诚意地热爱祖国、献身祖国,才能真正明确我们承担的历史责任。这是我们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报效祖国的首要前提。第二,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又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而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放弃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从来就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思想品格,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所以,每一位公民都要牢固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的意识,要自觉地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第三,立足本职工作,实现报国之志,要把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信念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爱国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必须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而是需要更多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为祖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只要每个人都坚持把爱祖国与实现自己的理联系起来,把振兴中华的热情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就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2、守法

守法,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和要求依法办事。守法,首先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其次是要遵守国家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最后,要遵守劳动纪律、技术规范和一些群众自治组织所制定的乡规民约等。

国有国法,家有规;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法是国家制定和社会形成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和社会正常、有序运转极其重要的保障者。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公民道德上的基本要求。

公民要做到守法,首先,要学法、知法、懂法。公民要注意学习和了解现有的一切法律规范、纪律条例、知晓各种的内容,懂得法的适用环境。其次,要用法。当前,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公民,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要自学地运用法来对照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动,逐渐形成法律意识,使法从外在的强制慢慢变为内在的自学,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变成浑然不觉的个人习惯。第三,要卫法。在社会公共秩序受到破坏、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要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坚决地与违法行为做斗争,以维护法的尊严。

二、明礼诚信

1、明礼是指待人接物时言谈举止要讲文静礼貌。文明礼貌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素质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社会发展和道德进步的标志。现在,文明礼貌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水平。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应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

公民要做到明礼并不难,主要应在以下方面下工夫,语言文明。语言是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交往工具。古人云:“言为心声,语为心境”,“其言而知其行”。语言同人的仪表仪态一平,是内心德行及是否明礼的外在表现。要语言文明,一是言辞要谨慎合理。讲话者务必要明白说话时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场合、所面对的对象,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应当说恰如其分的话。否则,信口胡说、随口乱言,不难要被别人耻笑,而且也达不到应有效果。二是言辞应文明有礼。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公民在交往中要常用一些表示客气的用语,如“久仰”、“指教”、“光顾”、“包涵”、“劳驾”、“多谢”等;在表示对人的歉敬时则常用“请问”、“赐教”、“光顾”、“斧正”等,不仅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感情,同时也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行。第二,举止得体。举手投足之间,显示出的是一个人的修养的境界。行为举止之礼在社会生活中四处可见:勤劳、友爱、守纪,不损害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不破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乱停车辆等这些看似细小的琐事。其实做好了这些细小琐事,也就达到了举止得体、文明礼貌的境界。总之,明礼体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你留心观察并坚持去做,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文明、有教养的人。

2、诚信

诚信是价位在公共交往中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的都是诚实守信对于一个人为人处事的重要性。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公共义务。

诚信就是讲信誉,而信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民族的现有处境和未来发展。对于个人来讲,与人交往要讲信用、守诺言,要“言必行,行必果”,要待人诚恳,信守诺言,言行表里如一。对于市场主体来讲,在经济活动中要守合同、重契约,不出尔反尔,更不能坑蒙拐骗,大搞欺诈行为。从根本上看,一个企业只有有了信誉都能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寻求贷款、推销商品、吸引资金、招徕顾客、开拓市场等,才有卓有成效地参与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做到诚信,首先,要深刻认识诚信的重大意义。“无信不立”,诚信是人立身之本,是企业生命之源。谎言欺诈,虽能得逞于一时,却难横行一世。第二,要诚实劳动。每个从业者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一份力出一份力,不怠工,干满点,遵纪守法;要守信用,重合同。第三,要实事求是,不讲空话假话。对工作中的缺点和成绩,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歪曲,不篡改。对产品质量的宣传要实事求是,不能利用言行随意瞎吹自己的产品,等等。总之,各行各业都要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

三、团结友善

1、团结

团结是在为某个目标而奋斗时形成的紧密联系。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团结的基本内容是强调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的基础上,公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人群的凝聚力,最终汇集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团结会产生钢铁般坚不可摧的力量。

要培养团结的道德,公民首先要深刻认识团结的重要意义。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团结,能产生个人无法产生的巨大力量,克服个人所无法想像的困难,群策群力,从而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实现自己的理想。其次,互谅互让,互相关心。生活在团体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磨擦和矛盾。这时,公民之间就要互谅互让,无理要认错,有理要让人。同时,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使大家感受到团体的温暖。第三,立场坚定,维护团结。团结是为了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凝聚力,但是,不能为了团结而团结,为了追求团结而放弃原则立场。毛泽东同志认为,在处理党内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时,应该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这一原则仍然适用。所以,团结不是一团和气,不是委曲求全。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团结的重要性,珍惜团结,顾全大局。

2、友善

友善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首先传统,它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要友好、友爱,与人为善。“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人类社会应该体现“天道”的要求。

在今天,友善具有其独到的价值。首先,友善能够记得他人的尊敬和平等相待,促进人际关系顺利健康发展。其次,友善能够减少社会冲突。在发生问题时,人们之间态度友善,互谅互让,礼让在先,能够使矛盾很快解决或消弭于无形。但是友善并不是软弱可欺;要防止无原则的友善。对于那些无理取闹之人,虽然也要以友善之心待之,但要通过各种方式使他们认识并改正错误,转变态度。第三,友善可以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

四、勤俭自强

勤俭是我们传统首先中传播最久的美德之一。古人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即勤劳和节俭。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品质,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生活消费的态度,它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俭约财力。

勤俭是非常重要的。常言道:“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奢侈败家门。”勤俭是珍惜劳动果实的美德。如果挥霍无度,理家家必穷,治国国必败。因此,无论是治家,还是管理国家,勤劳节俭都是必须具备的品质和美德。

勤俭,首先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对于各项日常开支,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精打细算,妥善合理,做到节俭而不吝惜,大方而不浪费。其次,反对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理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也是应当的。但是,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有”则是不对的。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攀比,势必会导致消费的盲目性,造成铺张浪费,从而造成经济入不敷出,极有可以促使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四起,甚至经济破产,家破人亡。第三,婚丧嫁娶,移风易俗,文明简朴。婚丧嫁娶是人生中的大事,合理的花费是必要的。但是,那种大操大办、挥霍浪费的做法则是不可取的。提倡婚丧嫁娶从简,并不是淡漠人情,违背道德良心,而是纯朴、善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

2、自强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里就有“天行分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代代相传,鼓舞中华民族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能做到自强自立,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奋斗不止。而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提倡自强,更是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对于公民来说,要做到自强,应注意:第一,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很难想像,一个意志薄弱、受不了威逼利诱或艰苦环境考验的人,会具有自强的心态,自立自励。只有那些意志坚强、目标明确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才会不等不靠,才能励精图治,排除万难,拼搏进取。第二,要学好本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新领域不断拓展,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以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本领。一个身无长技又不愿刻苦学习的人,极有可能遭到社会淘汰,怎能做到自立自强呢?第三,要正确处理好自强自立与外援的关系。自强并不是要求你把一切外来的援助都拒之门外。在适当的条件下,合理接受外部帮助反而会有助于自强的实现,但是不能依赖外援,关键还是靠自己。原则就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内部为主、外援为辅。这样,才能实现自强,成为一个独立向上的人。

五、敬业奉献

1、敬业

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与爱岗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宋朝朱熹对“敬业”的解释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就是说,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古人提倡的这种工作态度今天仍然适用,没有过时。

爱岗与敬业紧密相连。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是对职业责任、职业荣誉的深刻认识。要达到敬业的要求,首先要树立对职业的正确认识。职业是人谋生的位置,也是服务社会的途径,更是个人的一项事业。无论喜欢与否,在你离开这个岗位前,你都要凭借这个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要把工作作为事业看待。惟其如此,一个人才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工作,也才可能具有敬业的精神。第二,专心致志搞好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只有如此,才能出成绩、出效益。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每个从业者的水平、技术素质、工作能力尤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从业者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贡献,就必须熟悉本行业的基本性质和要求,必须熟练地掌握本职业的和基本技能,必须懂得本职业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否则,就很难让人相信你会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第三,把敬业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来对待。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一生可能有多种工作,拥有不同的职位。但无论如何,都要坚守岗位,做到爱岗、敬业,为社会、为祖国作出贡献。

2、奉献

奉献,就是公民无论人事何种活动,其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家庭,也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有益于他人,为了有益于国家和社会。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它意味着大公无私,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从整体,先人后己。奉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奉献精神自始至终体现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和服务群众的各种要求之中。所以,奉献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和最终目的。奉献,是一种极高的思想境界。第二,奉献是无私的付出,不讲报酬。像孔繁森所说的:“把自己当作泥土巴,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就是这种无私奉献观的最好写照,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第三,奉献并不意味着不要个人的正当利益,不要个人的幸福。它主要是讲一种精神,也就是在公与私、义与利、奉献与索取之间,把前者放在首位。一个只索取不奉献的人,实质上是一个不受人们和社会欢迎的个人主义者。

贵州省国法军事职业学校高三:陈玉龙

 

相似作文

枯萎玫瑰不枯萎
2019-10-22 15:03:15
寻梦
2019-10-21 23:23:24
古风人设(三)
2019-10-21 23:21:53
古风人设(二)
2019-10-21 23:21:53
古风人设(一)
2019-10-21 23:21:47
起舞,以荆棘鸟的名义
2019-10-21 2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