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诉说看了日本电影《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后的感受。
在自己郁闷、孤寂的时候,我喜欢听一些自己喜欢的曲子,让浮躁的心绪在舒缓恬静的旋律中,渐渐的归于平和、安宁,比如《宁静与悠扬》。我以为,只有音乐才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但电影《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改变了我的看法。
其实从网上看这部影片已经有段时间了。所以看这部影片,大概是缘于曾获日本电影学院奖12项大奖、和“温情垂泪”这样字眼的介绍。现在的文艺作品,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总会夸大其词的使用形形色色的宣传手段,而对于这些眼花缭乱的“狂轰滥炸”般的广而告之,我已经习惯漫不经心。于是,在某个晚上,漫不经心的点开了这部电影。
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可我却怎么也走不出这120分钟氤氲的氛围。这是一种太熟悉却又太遥远的温馨,一种恍如隔世的安宁。是我们都曾经历过的真实生活,却又是被我们早已抛弃的一片柔软温润的家园。突然那么强烈的希望,时光就这么永远的悬止在这样的氛围里,让这份萦绕在心中的温暖、温馨、温柔不要散失。
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描写的是战后日本东京一条偏僻的小街,一群生活在这条小街上市井小民的喜怒哀乐。影片中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残酷的倾轧,没有尔虞我诈的算计,没有你死我活的争斗,这些如蝼蚁般的人们,顶着战后的阴影,平静坦荡的继续着最纯朴的生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是一本岁月的相册:古老的街道、破旧的房屋、单调的色彩、粗俗的人们,窘迫的日子。影片只是以一种纪实的手法,怀旧的色调,平淡而舒缓的重现那段纯朴简单却又亲密无间的生活点滴,引领我们重新走进以为早已散失却一直深埋在心灵底层的那抹温暖的记忆。对,是走进而不是讲述,更不是“旧地重游”。一如与一位多年的街坊邻居,携手穿越时间隧道,回到了过去,回到了从前。那些简陋的房舍,简陋的生活,简陋的街道,仿佛就是你过去的历史,仿佛就是你曾经的回忆。狭窄的巷道,我听见儿时伙伴嬉戏的欢笑;拥挤的院落,我垂涎邻居飘香的美味;喧嚣的窗口,又传出哪家的哭闹吵骂。我完全忘记自己是在看一部电影,我只是于零乱的经历里,整理出一段闪亮的日子;我不过是从沧桑的废墟中,挖掘出一截最温馨的岁月。
影片中的人物全是生活底层的普通人:脾气暴躁一直梦想拥有自己公司的修车铺老板;穷困潦倒在一次次失败中挣扎的文学青年;渴望重新开始新生活的舞女;梦幻破灭的小女生;一个被遗弃的私生子……但在这些卑微的生命中,我们看见的是最美丽的人性;艰难的日子里,我们嗅到的最浪漫的芬芳。其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穷困潦倒的文学青年,在大伙的鼓动下,鼓起勇气向舞女求婚。他拿出一个精美的首饰盒,将一枚戒指小心翼翼的戴在姑娘的中指。姑娘激动的看着手指上的戒指,一行幸福的眼泪缓缓的溢出。只是,这些不过是一个动作,因为青年倾囊能够买到的只是一个空盒!也许今天的我们会对导演的这番“煽情”嗤之以鼻,但就在那刻,我知道心底最柔软的部位被深深的刺痛。
“我、我们真的曾经拥有过这样的生活?”翻阅这段日子,捧着这截记忆,我悲哀、凄凉的问着自己。是因为已经麻木今天冷漠冰凉的距离?是因为已经习惯现代光怪陆离的丰富?是因为已经无法停止追逐欲望的脚步?我不知道,我们兴高采烈的将一个个现代化塞进生活的同时,是不是也复制了冷酷无情?我不知道,我们洋洋得意的标榜一次次文明进步的同时,残留的可是一俱没有灵魂的身躯?
我想到了5.12地震,一个乞丐非常平静的投进自己的一份爱心,引来的是无数的惊愕、惊诧?一个孩子被获救后最平常的举动,竟然可以让无数的人大跌眼镜;而那最可耻的一跑,居然还有人为其喝彩……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民族,不是一直奉行的是“从善如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惊异一个普通的善意,愕然一次正常的感恩,认可一种明显的丑陋,扪心自问,我们在一路前行的同时,我们缺失的是什么?获得的是什么?值得慰藉的是,在地震的残垣断壁下,我找到了曾经遗失的温暖;在灾难的废墟瓦砾上,我看见了长存在我们这个民族生命中的美丽。
这部影片在上演一年的时间里,之所以能够赢得200多万的观众,以及深深的触动异国他乡人们的心灵,我想不只是影片中所渲染的那份浓浓的怀旧情愫,更重要的是于怀旧的情愫中,贯穿始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信任、温情。如同是一泓清澈纯净的湖水,让今天拥有太多物质文明的我们,重新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的净化:原来我们曾经这样生活,原来人们可以这样的温暖。
夕阳终会坠落,新的太阳又会升起。我们无法留住夕阳的温馨,但,我们可以收藏岁月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