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语文有感
记得第一次对语文充满好感是在小学四年级,老师组织的读书活动上。我被极其简单的两个字所吸引“简.爱”。
记得第一次走进这本书让我倍感压抑,无论是简的生活背景,还是她那可怜的自尊心,都使我的同情心泛滥成灾。不得不说我被这个外表平庸内心无比坚强的女孩打动了。更为作者的构思与语言所折服。
渐渐的我的魂魄就一直跟随着简,一路畅游,有恐惧,有伤心,有快乐,有温暖也有幸福。
每当我大声的朗读那一精彩段落:“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我的情绪就激动的难以控制,她所表达的真情让我为之动容,她的一声声质问就像锥子一样刺痛我的心。泪水如绝了堤的洪水,狂泄不止。
《简.爱》在那个夏天,给我这个小女孩种下了一粒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要写出这样的文章!
时间的钟摆,来来回回,走过了许多趟,小女孩也在长大。
初中时我开始尝试写作,其实现在想起来,那并不能算写作,只是在模仿。“聪明”的我发现了一条规律:只要语言写的婉转动听,校刊就会频频发表我的文章。这点小聪明开始把我引向歧途。
现在我明白,像这样用华丽的词藻筑造的语言城堡,怎能经得起读者的推敲?
越是不明白的越想去搞明白,语文对我的吸引越来越大,也让我越来越茫然......
高中生活丰富多彩,我接触到更多的名人名著。
有莎士比亚魅惑的诗句“你弹琴,所以冒失的琴键由此得到快乐,请把手指给他们,把嘴唇给我。”有柳永的醉酒疑问“今宵酒醒何处?”有叶芝款款深情:当你老了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也有海子的浪漫幻想“我想有一栋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们让我从书中享受浪漫。
还有很多我喜爱而你可能讨厌的新作家,比如,韩寒的向教育发出的挑战书《三重门》,比如,郭敬明用《幻城》诉说的亲情、友情、爱情,比如,笛安《西决》里平凡家庭里不平凡的心里经历。
走过了2008,走进了2009,时代正进步,科学正发展,思想正开放,市中心的led大屏幕上不停的闪现那句经典: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这四个铿锵有力的字眼是给了我们多少动力,社会的力量是一浪更比一浪高,可文学的发展开始有了偏差......
我喜爱的作家成了商人,我喜爱的题材里插满了污言秽语,面对厚厚的辅导书我喜爱的小说被打入冷宫。
校园里捧在手里的不再是林清玄的散文,不再是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不再是文学大家的著作,取而代之,是种种穿越古今、跨越国界的爱恋和盗墓故事。
可怜亦可悲!
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十八岁的天空出现的常常是雷阵雨,电闪雷鸣,轰轰烈烈,年轻气盛无不体现。
当你的左手边有mp3,mp4,psp时,谁还会屑于吹一吹右手边书籍上的尘土?
我对语文有感。
从痴迷到茫然再到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