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世间美的东西是无法收藏的,比如天上的流星、云朵,比如地上的蝴蝶和爱情。可是沈从文先生,这个土气而爱美的乡下人,却用他那柔软的心,将那些美好人事一一收藏,并让它们在“姓沈”的文字中,盈盈流淌着秋水般的光华。于是我开始怀疑,先生的心是不是用月光或者流水做的?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它以湘西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城为背景,借用情窦初开的少女翠翠的情感史,向我们展示了湘西人文风俗的美丽画卷。
整部小说读起来给人一种清朗的美感,到处渗透着一种水的灵气:湿漉漉的小城,湿漉漉的心,月下草木仍然湿润,某种细腻如丝的东西在夜中轻摇。吊脚楼下,波心荡漾。夜凉似水,荡漾的是小城的静谧平和。无大开大阖,无大起大落,无大喜大悲,永远含着如水的清透。一切都活在水的灵性之中。温柔的水把一切都包围住了,水成了这座小城的标志。
“天空被夕阳烘成桃红色的薄云……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停。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射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翠翠的感情开始萌动。内心如明月般被一层轻纱似的烟云笼罩着,以至在梦中摘了虎耳草却不知道送给谁。作者巧妙的运用环境描写,从而使单调的叙事有了“多维立体”的空间感。
在优美的环境描写中,沈先生并没忘记营造曲折的故事情节。翠翠与傩送之间有着一段纯真而又美好的爱情。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有着重重叠叠的冲突。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翠翠。他们一直不愿将爱情竞争升级为兄弟之间的不和。天保为成全弟弟和翠翠,外出闯滩而死。这使得弟弟(傩送)心怀内疚,也离开了家乡。爷爷也在风雨之夜忧郁去世,只剩下一个内心深受创伤的翠翠在苦苦的等待自己惟一的希望——傩送能回来。曲折中透露出一丝丝悲凉的气氛。然而作者对作品中的人无法摆脱的悲凉有着伤痛,情感是浓浓的,但他不宣泄,不夸张,感情浓而不烈,像一股潺潺流动的溪水,流淌出淡淡的哀愁,挥之不去,更让人回味无穷。
湘西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农村的“愚夫俗子”,作者都用“他者”的眼光来看待,平静客观地来叙述发生在湘西这特定地域的人事,从而使作品产生了平淡自然的效果,在平静客观的叙述中还稍稍带有抒情的轻松。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作者的美学理想和对正直素朴的人情美的追求。沈先生用空灵飞动的笔向我们展示了湘西特有的自然景致。这些自然美境的结构酷似中国山水的布局。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爷爷和翠翠之间的亲情之爱,翠翠对傩送的纯真的爱……这些无不是正直素朴的人情美。
《边城》在沈先生的笔下显露出它独特的风味,悲剧氛围不那么浓重,美丽中透出淡淡的伤感。他用一颗真挚、质朴的心融入作品,使得作品透露出淡淡的纯朴美,如同一股潺潺的清泉流动在心。一切山水人事花木虫鱼,都闪耀着神性的温暖光辉,对笔下的人物如此真诚,对世界和生命如此谦卑,这实在是一种仁者才有的大气象。
月光流水是束缚不住的,美和爱也束缚不住,“秋水文章明月心”的《边城》注定是一个不老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