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件惬意的事。它像每天要起床一样,睡醒了,你不起来,浑身都不自在;像每天要说话一样,不说,憋得相当难受;像每堂课要做笔记一样,你偷懒,过后总觉得留下遗憾和不明白。
写作写什么呢?就写自己最为熟知的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交生活。
校园生活,是自己素材提供的基地。它很庞大,包容了自己从无知走向博获的整个求知过程——少儿时代。在这期间,每天都要面对老师和同学,每天都要融入其中,发生的故事都是没有明确导演的超级无题电影,你根本想不到下一个故事会在谁身上发生,在什么地点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这么多同学在一起,又处在性格反叛期、心到处张望期、四肢十分活跃期,好多事情没有渐进的过程,很突然,不可预期的,说发生就发生了,谁也阻止不了。这是纯天然的创意宝库,里面装的,都是自己同龄人上演的、同龄人最感兴趣的事情。只要把心紧紧地贴在自己的校园生活上,让心的触角像爬山虎的脚,爬进校园的角角落落,牢牢地抓住细节,就能很快捕捉到写作的灵感。
家庭生活,为写作提供初始的支撑。这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生活,越熟悉,越容易忽视。只有不忽视的人,才能掘到富矿。因为家庭成员虽然固定,但每天的动态是未知数,有动就有事,有事就有情节,有情节就有新意和感染力。喜怒哀乐,谁也躲不过去;天伦亲情,天天都要面对。家庭生活就像沙滩,每天似乎重复往常的琐事,但只要细心提炼,还是会发现有蚂蚁呀、螃蟹呀什么的在上面走动。说不定还能拣到珍贵的贝类,抓到搁浅的大鱼大虾。
社交生活,为写作拓展广阔的空间。作为中学生,不可能完全走向社会,但机会总是有的。与大同学、小同学交往,与父母的同事交往,与朋友交往,与博友交往,多啦,不可能没有。这些交往,扯着自己的视线,远得海了去啦。自己的纯,碰到社会一角的复杂,会产生另一番境界。这种境界,是自己的好奇心营造的,包容着天真、热情、快乐和迷恋,也包容着盲目、幼稚、无奈和忌恨。它的命题是不确定的,解,也是书本上找不到的。
这三种生活很冗长,若像流水账一样记下来,寡淡无味。它得归类加工,就像和面,用劲揉。这个劲,就是占着的一个理,一个自己认为有导向意义的理。光有理,是不是太生硬呀?这就好比煮了白面条,吃不出可口的味。那么,拌进艺术想象的调料吧,香味,一下子就喷发出来。想象力越丰富、越合理、越把素材妆扮得面目可人,面条的香味就越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