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两条珍贵的白鱼》,我从这篇文章中悟出一个道理:以诚感人,人亦诚而立。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出差前叮嘱“我”看护白鱼,“我”想尽心做好工作,却不小心打碎鱼缸,只好向同事借钱赔偿白鱼。老板知道事故后把“我”叫到办公室问话,“我”诚实地向他坦然了一切,老板不得没开除“我”,反而提升“我”。
“她不是一走了之。”文中的这句话特别耀眼,不是吗?不然,老板为什么不但没开除“我”,反而提升“我”。我对文中“她”那高贵的品质、高尚的灵魂肃然起敬。
对比这篇文中的“她”,我为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感到羞愧。
那是二年级发生的一件事。星期天,我到外婆家玩,正巧外婆和表弟都不在家,我闲着无聊,拿起跳绳跳了起来,忽然,“嘭”的一声,我回头一看,桌上的烟灰缸被跳绳撩到而摔碎了。我愣了半天,顿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嫁祸给表弟!就说表弟是因为贪玩而把烟灰缸摔碎的。对,这这么做!我先布置现场:把摔碎了的玻璃片扫干净。过了一会儿,果然不出我所料,表弟先回来了。我望着“傻乎乎”的表弟,心里直发笑。过了一会儿,外婆买来回来了,我趁着表弟不注意,来到厨房,把我编好的故事──表弟打碎了烟灰缸的事讲了出来。外婆一听,火冒三丈,来到客厅对表弟“教训”起来,表弟听得一头雾水,几次张口想辩,但是正在气头上的外婆哪容他说话的机会。至今,表弟还被蒙在鼓里。
想想《两条珍贵的白鱼》里的主人公,又想想我自己,我感到万分羞愧。试想,如果文中的“我”一走了之,那可能臭名远扬,也许,今后人生的路上,当想起这件事时,“我”会为此愧疚不安。但是,“我”没有这样做,就因为“以诚感人,人亦诚而立。”所以,“我”留了下来。
天才因素有三:一是诚实,二是毅力,三是才智。如果小时候的华盛顿撒谎告诉爸爸,樱桃树不是他砍的,他今天能成为亿万人民之首吗?如果列宁打碎花瓶不承认错误,他能成为今史的伟人吗?哪一位伟人不是以诚实这颗宝石点缀灵魂?毛泽东是,宋庆龄也是……
“诚实是做人之本。”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对文中的主人公那种诚实的高贵品质所崇敬。我相信:只有诚实,才能开出生命灿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