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读完《小草和大树》,我的心灵就受到了一次猛烈的震撼。因为我的心灵被夏洛蒂三姐妹的勇敢顽强的不屈伏的精神所震撼了。
1816夏洛蒂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以笔名柯勒、埃利斯和阿克顿•贝尔创作诗歌并投稿(1846年)。
夏洛蒂在六个孩子中排第三。当她年仅五岁时,母亲去世了,于是她母亲的姐姐伊利莎白•布朗威尔搬到牧师寓所照顾这群孩子。当夏洛蒂八岁时,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利莎白死于肺结核。夏洛蒂突然成为家中年纪最大的孩子,肩上所担的责任练就了她强烈的个性。
夏洛蒂•勃朗特身高不到五英尺,身材纤细。她配戴眼镜以纠正近视,而且认为自己普普通通;她在政治上保守,意志坚强,聪明和充满抱负;她心怀高尚的道德原则,尽管在别人面前感到羞怯,却总是准备坚持自己的信仰。
1824年,夏洛蒂在科文桥的修女学校(《简爱》中罗伍德学校的原型)就读了八个月,在迪斯伯里的RoeHead学校(结识终身朋友埃伦•纳西和玛丽•泰勒的地方)就读两年和担任老师三年(1835年至1838年),在布鲁塞尔的PensionnatHeger就读两年(1842年至1843年),(在那里,她绝望地爱上可她的老师康斯坦丁•海杰)。1824年至1831年期间,她与弟妹在家自学,接受父亲和布朗威尔阿姨的教育。夏洛蒂既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和刺绣工。
勃朗特先生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女家庭教师,而且夏洛特曾在两个家庭担任过家庭教师:第一,1839年,Lothersdale的Stonegappe的西奇威克(Sedgwick)家教书三个月;第二,1841年,罗顿的UpperwoodHouse怀特家教书六个月。夏洛蒂讨厌家庭教师这份工作,并且建议艾米莉和安妮在霍沃思一起开办自己的学校。布朗威尔阿姨给了她们一笔钱,却因没有人来报名而未能实现计划。夏洛蒂真正想成为一位作家。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她和弟弟布朗威尔一起撰写诗歌和以想象世界的安格里亚(Angria)为中心创作小说,而且他们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夏洛蒂后来声称她在十三岁以前的写作比十三岁以后多。1846年,夏洛蒂劝说妹妹以柯勒、埃利斯和阿克顿•贝尔(姐妹三人不分性别的笔名)发表诗歌。这是一个商业灾难,但是姐妹三人的小说都在1847年底出版了,夏洛蒂的《简爱》立即获得成功。1849年,《雪莉》出版之后,夏洛蒂的身份不再神秘,成为了文学界的名人。1853年《维洛特》的发行巩固了夏洛蒂在文学史上地位。
她是一个传奇人物,她的钢铁精神值得我学习。只有用她的钢铁精神,才能令我们成材。
你看古今中外,哪一位名人是靠天上掉下的馅饼来成名的。李时珍27岁——65岁走遍大半个中国,尝遍百草,才有了《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忍辱负重,甘受宫刑,游历山川,才有了《史记》的诞生;王羲之20年临池学笔,直至清水染成黑色,才有了书法世上的颠峰时期。俗话说的好,“笨鸟先飞”,只要你肯干,没有你做不成的;“大器晚成,为时不晚”,你成功的再晚,只要你成功了,都不会太晚。
这就是我心中的夏洛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