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搬家,见证了金华的变化。
——题记
早晨,在宽大舒适的席梦思上惬意地伸个懒腰,换上衣服,拉开窗帘,明媚的阳光便毫无阻挡地倾泄到了木地板上,穿着棉棉的拖鞋,走到宽阔的客厅里和早起的爸妈打个招呼。
坐在布置讲究的餐厅里,吃着营养丰盛早餐,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我们的“搬家史”。
“嘿,你认为我们以前是住在什么地方的?以前啊,生活可苦了……”妈妈向我娓娓道来。
听妈妈讲,在她还没结婚前,住在郊区厂房的宿舍里,宿舍可小了,但是住了三个室友呢,四张床铺一摆,中间走路的地方只有两米宽都不到了,一间宿舍只有一个狭小的洗漱室,厨房是整幢楼里的人公用的,台面上油迹斑斑,锅碗瓢盆无一完好,地上终年淌着不知什么“水”,散发着一股臭味,妈说那时宁可去食堂买些贵一点的速食也不愿自己到所谓的“厨房”去做饭。“那种环境怎么可以住啊!”我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可别说呢,在八十年代,那房子也算不错了,那时金华城还没有开始改造,你可真不知道哩!”妈妈似乎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
一九九三年,爸妈结婚了,出了一万元,公司里分配下一套六十多平方米的房子,这对生活拮据的父母来说,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一九九五年我出生了,妈妈在这个房子里忙忙碌碌为我洗衣服、晒床单、做饭、打扫卫生。爸爸起早贪黑地忙于赚钱,每天的晚餐,我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围坐在小小的客厅里(那时还没有餐厅呢),在昏暗但柔和的灯光里,这个小小的家充满着浓浓的爱。我在这套房子里住了十余年。
我长大了,房子也多了份沧桑,墙面上有了岁月留下的痕迹。我们住的房子感觉又太小了,于是在去年,爸妈通过努力,我们又搬了一次家。这次我们住进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四楼,还附带一个大大的车库。
站在客厅的窗口向远处眺望,金华数年前还是崭新的房子,如今却不得不缩在了高楼的阴影里,婺江两岸,更多的高楼大厦正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江边绿树成荫,花园处处,车辆川流不息,我不禁感叹:“几年后,我们将会搬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