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记者赶到北川,一路都是提着方便袋的行人,每个人表情沉重,即使遇上熟人,相互点点头,或是一句“你也来了”的问候,根本不需要问对方来做什么,因为大家手里都提着相同的东西:香蜡纸钱。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回避着提及逝去亲人的情况。此前,北川县城已被一圈铁丝网围起来。设在离县城两三公里任家坪的大门平时严禁进入。思念亲人的北川人只能爬上对面的景家山,遥对县城烧一把纸钱。
雨雾中,县城不时响起鞭炮声
天下着雨,浓雾笼罩县城,远望什么也看不见。只听到不时响起的鞭炮声。进县城的公路像麻花一样,厚厚的水泥板一段高高隆起,一段又地基深陷。
在一个被当地人称为“三倒拐”的地方,铁血四十师在此拉起了一方横幅:沉痛悼念北川遇难同胞。横幅下面摆放着一个大的花圈,花圈两边分别是假花拼成的“5·12”和“北川”字样。横幅下的栏杆上,密密麻麻贴着写有“哀悼”二字的小纸条,每一个纸条,代表着一个亡灵。
一名姓付的男子,烧罢纸钱后,面对已成废墟的县城久久不愿离去,任凭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裳。旁人说,他家在离县城不远的小坝乡,平时到县城也就一两个小时,地震后,到处塌方,路变得非常遥远。昨日,得知县城开放后,他早上5时出发,直到下午4时才到达县城。
记者撑过雨伞,他轻轻摇了摇头说:“我妻子,她是20多年的干部,那天在医院住院……现在连医院的位置都找不到了。”
穿行废墟,寻找儿子逝去的地方
找不到亲人逝去的地方,这是很多前来祭奠亲人的群众遇到的问题。年轻母亲廖女士便是其中一位。
她抱着一捧至少有上百朵白玫瑰做成的花束,花束下还用塑料袋装上了水,也许是让花开得更久。她一手抱着花,打伞的手还提着纸钱袋,显得非常吃力。但她拒绝同行的男子帮她拿花。从他们的谈话中记者得知,廖女士3岁的儿子在地震发生时应该是正好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按时间推算,他该走到校门口了,可是我碰到他们老师,老师说没有看到他。”“应该在校门口,老师当时也是慌的,哪里能看得那么仔细?”同行的男子安慰她说。
廖女士沿着儿子的上学路线走着,但哪儿还有路啊?都是一片废墟。一块“北川羌族自治县惠农服务中心”的牌子立在一块空地上,它的后面,是一堆建筑垃圾。“前面是医院,医院旁边是幼儿园。”穿过曲山街,廖女士爬上了废墟,艰难地走着,然后,在一个小平台处停了下来,摆放好大花束,将纸钱点燃。“妈妈来看你了……你要记得回来看妈妈,我等你,听到没有,嗯?”雨水和泪水打湿了她的脸。
廖女士所处的地方,是王家岩山塌下来的土方,下面深埋着北川县法院、财政局、医院及幼儿园等单位。“这里地震前和对面的自来水公司是同一地平线。现在,土方比对面自来水公司6层楼还要高十几米。”一名同样前来祭奠亲人的老先生告诉记者。
然而,就在这一大片的土方上,却已悄悄长出小草,一人高的小树也坚强地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