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这个时期,大诗人杨万里乘舟路过安仁县。
杨万里和边上的游人一样观赏着江边美丽的风景,他正望着江边的绿树之时,“哈—哈——哈哈——”的笑声传到了杨万里的耳中,杨万里寻声望去。
只见一艘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正驾驶渔船向江心前进。
摇了一会儿,两个人就摇累了,一起收了篙,停了棹,坐在船头上休息。
杨万里静静地望着这两个小孩子,一阵阵清风拂面而过。
那两个孩子在船边玩起水来,“哗——哗—哗—”两个孩子一边玩一边发出哈哈的笑声,船缓缓地前进。
杨万里越来越发觉两个孩子是多么得可爱,多么得淘气。
这时,中间一个穿红肚兜的小男孩灵机一动,对边上的那个孩子说:
“咱虽是顺水行舟,但速度太慢,我有一个办法,不如改变风向,借取风力和水力,其速度必定事半功倍呀!”
两人说干就干,他俩从船中找出一把伞,高高地打开,风向立刻就改变了。
杨万里奇怪了,他不知道这两个小孩子要干什么,现在也没有下雨。杨万里低头思考了一下,忽然恍然大悟,疑寇大解。原来他们在借风使船呀!
杨万里就低头写下了《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两个孩子借风力,很快地开船,离开了杨万里的视线。
上一篇:给四川灾区小朋友一封信
下一篇:树啊,会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