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华,是五千年的和谐文明历史所成就的。
中国的春节,誉满全球。每逢佳节,龙的传人们欢喜的心情溢于言表。大红灯笼高高挂,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亲朋好友们互相恭贺。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除夕夜,一家子红红火火地团聚在一起,美味佳肴,特色小吃,都摆在大桌子上,等着大家伙儿品尝。“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种氛围从古至今一直传承。这个节日,成为团聚的象征,成为和谐的标志。年夜饭后,是小辈们最高兴的时间。压岁包成为春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据说,压岁包是为了要压除对不利小孩的东西。看来,压岁包里包含着长辈对孩子浓浓的爱意。虽然现在的节日的氛围比古代少了那么一丝原汁原味,增加了许多新时期的内涵,人们依然感到节日的和谐温馨,缓解了生活劳累。
除了充满浓郁喜庆气氛的春节,中秋节也别有韵味。虽然各地中秋节的活动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早就有了”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就是祭拜月神。早在唐代,中秋赏月就颇为盛行。在皎洁的月光下,惬意地赏月,多么心旷神怡。我们可以想象,一轮圆月缓缓升起,朦朦胧胧,给大地披上一条轻薄的纱巾。让人身临其境,触手可及,又仿佛“欲乘风归去”别有一番风韵。难怪,诗人的佳作不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吃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一大特色.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是中秋一大美谈。这个故事含蓄又鲜明,绚丽又婉转,很有东方的韵味.中秋的风俗十分丰富,最吸引人们的却是大家的团聚。很多远离家乡的人们,都借这个机会,回家看看。中国人一向把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十分珍贵。所以,中秋节是大多游子的眷恋。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圆”之谓。
所有的节日,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形式。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庆祝人类的成功,庆祝人类的和谐。不论是封建的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天,都需要节日。这是自己给自己心灵放假,也是社会和谐的见证。现在的“八荣八耻”也是为了创建和谐社会,节日和“八荣八耻”,岂不有异曲同工之妙?社会和谐是节日的基础。兵荒马乱的时候,谁能欣喜地享受着春节的喜庆;战事连连的时候,谁能欢欣地分享着中秋的团圆?可见,只有社会安定,节日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节日本身就是一种愉悦。
由此,我想到了社会中的人们。无论关系怎样,压力如何,其实他们都希望能有一个和谐的环境。人生活在社会上必然离不开人群,人与人的和谐也显得十分重要。友谊无价,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温馨,朋友之间分享喜悦和悲伤,那是一种幸福;亲情无价,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坚强,亲人之间分享挫折和成功,那更是一种幸福。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感情,但不要忘了把你的爱传给更多的人:社会上贫富悬殊,当我们捧着崭新的课本时,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用着破旧不堪的纸张,依靠残缺的桌椅来学习知识,眸子中满是求知的欲望。有谁可以面对这样的而无动于衷呢?
我们应该树立集体观念,关注社会,探讨社会,在社会上要受社会的考验。”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得七年期。”只有本着”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的精神,共建社会的和谐,我们的社会才可能变得更美好。和谐.,是公正,和平,幸福,乐观,感动,追求,关爱,团结......的集合,并用爱心作引线穿连而成的一串璀璨的珍珠项链。
社会,是一个大家园。人类,是社会上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主体,人类支托着社会,也同样依靠于社会。因此,只有社会的和谐,才能支配人们的生活。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爱的和谐。创建和谐社会,并非一部分人的义务,它是全社会每个成员的义务,是义不容辞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伟大的自由和平战士--------马丁-路德-金曾说过:“我们不能带着‘凡事旁观’这种狭隘的,偏颇的观念里生活。”
“和谐,是鸟儿那坚硬的翅膀,没有了它,人类无法再飞翔;
和谐,是充满力量的发动机,没有了它,人类无法再奔驰;
和谐,是迎风改航的白帆,没有了它,人类无法再远航。
和谐创造美,和谐是社会的心脏。”
朋友,请尊重节日,尊重当今社会的和谐!用我们的双手来承载一片蔚蓝的天空,共建属于我们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