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书

智库作文
2017-03-19
0

网络传书

♣致姜国廷先生

姜兄:

在忙什么?身体可好?

恩施大峡谷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可看“恩施新闻网”的新闻,打开就可以看到,不用看电子报。8月建成,方便的话,暑假可来玩。

最近,恩施晚报约我写专栏,每周一篇。已登两期。发来一笑。另两章寄来,请你斧正。如有时间,请批评,主要指问题,我好改,先谢谢了。

问张老师好!邓德森07.4.17

老兄:

你好!评析拜读。过誉了!在布高时,我常有缘当面请教。我对你读书思考之深刻从来是打心眼佩服的。现机会少了,遗憾。

我觉得诗一定是自己内心发出,有个人真感受有形象就好。用典与否倒在其次。我读过你以前写的几首,都觉可品味。你的杂感散文均有可读之处,完全可以多写。现出书基本是自费(极少除外),你经济条件许可,写多了完全可以出一本,和朋友交流,玩玩,自得其乐也。

我因写的是应景之作,又是地方小报,熟人多,正如你看出来的,藏头露尾,不敢深入。只好将就了。

谢谢2007.4.28

2007.5.24

姜兄:

迟复为歉。上周六突然左下腹疼痛难忍,急到医院。检查是有一结石已从肾到膀胱口处,止痛,住院。现还未排除。今临时回,见信。正打针排石。幸无大碍。待出院后详谈。

祝好!问张老师好!保重!2007.6.19.

姜兄:

近日好!上次因时间匆忙,没说几句。

《衰》文一事一议,抓住事物的特点,有所感悟,给人以启发,这随笔类文字报上特别欢迎。只是题目似乎消极了一点,可否再从“化着春泥”处再开掘一下。

其实报社现在差的是好稿。可去当地晚报送送稿件,联系一下,发一篇他看出你的实力,就打开局面了。现在报纸比过去要宽松多了,你的文章大的方面站住了,发点牢骚亦何妨。报纸的影响比网上大,特别是在地方。我们也不是想什么名利,找找乐罢了。

你以为如何?安好!2007.

姜兄:你好!

谢谢修改!晚报已发修改稿。语文味已把初稿提前发了。我不明白,这么大的问题竟然在全国没有什么反应!是不是我少

2007.7.18

姜兄:

你慢慢康复,很欣慰。祝团聚快乐!你调整的非常好!思路更明晰了。

我有个想法。如果你精神来得及,愿意,可否就我的东西写一点评论。主要是提问题。也有朋友说我还可以写尖锐一点。可一只评一点,也可评“北京行”“三部曲”专题。我想,发表应该是没问题的。

供参考。也不急。

问全家好!2007.8.2

老兄:

过节好!你的QQ号我改装电脑时弄丢了,请再发来。

小文可有时间看看?

高路正在加紧修,明年通车。我女儿搬到民院新家,我住她的房子。明年来多住一些日子。QQ通了详聊。2007.10.11

附:姜国廷先生评论

♣读德森先生文感

邓老弟:

应约写专栏很好,可以在比较温和的约束下,连续地享受写作的乐趣,训练脑细胞,以延缓衰老,这应该是主要的;也可借此唤醒逝去的时光,淘洗出岁月褶皱中的金子,梳理一下思维的条缕,多留几印鸿泥趾爪,也是在放大夕阳红,也是

我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就是对“为权读书”“为利读书”“为名读书”等陈腐的价值观为何还方兴未艾的各种原因的发掘还可以深化。要说应该的话,还应该开出药方,但是像你我这等草根是绝对力不胜任的。

《老年人风景》带有很鲜明的时代色彩,描述的老年社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盘古以来未有过的现象。画面真实而动人。要是张择端在世,一定会画一幅《清江上河图》给你作图解。但有表面化感觉,还有扩容的空间,建议在老年人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方面在拓展一下,表现手法也可多样化,比如加些对话、心理描写等。

《“硒都”溯源》和之前的《崖峒寺笔会》我都喜欢。这一篇有史料价值,你给恩施的特色定位,该写入恩施市志。笔法也较为活泼轻松。给你的城市起个雅号即使不名垂青史,可怎么也不至于遗臭万年吧。

《富铺张与穷奢靡》该是一篇杂文。重在针砭“穷奢靡”。造成这种种腐败弊端的原因有道德问题,但根本原因正如文章结尾所揭示的,是体制问题。就我所知道的官员寻租等灰色收入的情况说明,在中国进入民主和法制社会以前,这类

《湖北作家》的投稿?)如有时间,请指教。

谨致编祺!

恩施会员邓德森2007.3.26

附二设想

高主编:

介绍一下我的打算。

我1996年写过一个稿子《尴尬人生》,一直丢在那儿。情况前文已说到。大约已成文十万字,另有几十本日记和片断散章。我想用“一线串珠”的结构方式,写一个小城普通知识分子40年处于教育、宣传、文艺、政界及深圳打工各“界”“边缘人”状态的生活经历,反映变革时期的小知识分子的人生命运。大概分4章:峥嵘岁月、憿情年代、尴尬时期、打工十载。每章25篇,每篇3000字,共约30万字。例子如后文《崖峒寺笔会》。不知像不像“小说”,请教。另,冒昧了解一下:不知可否申请“合同制”?如有可能,如何申请?见笑了!

祝好!邓德森2007.3.26

附三

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

《崖峒寺笔会》(恩施日报2007.3.24已

读者邓德森2006.3.11.

程老师:

您好!谢谢你还记得我。谢谢你的巨著。

在深圳曾多次听过你的演讲,个性鲜明,很得教益。

在网上看到关于作文评分的讨论。这真是个世界难题。人们真盼望您能创造出一个改作文特别是考试评分的“最优评分法”,倘实现,人类幸甚!

我曾在一篇《糊涂官判断作文案》小文中提到在龙岗阅卷时曹老师为一个满分卷只打了37分的学生据理力争的事儿,不知这次怎么下手变得这么狠?怪了。

我把在这里发过的几篇小文奉上,可否一阅?见笑了!没时间看就删去吧。

你曾说起的同学曹道静很不错。本是个文人型,诗文都写得好,阴差阳错在市一中当了几年校长,现调到恩施州教育局去了。

我曾说您问过他。

致教祺!邓德森2007.3.27

程教授:

看了你的《所谓朋友》,文思郁郁焉。发人深省。所叙名师聚会故事,在中国的“单位”随处可见,身有同感,深表理解。特别是你引的“魔鬼词典”,妙极妙极。我想在小文里引用几句,不介意吧。

不可多得的领军人物,肩负着特区高初中语文教研重任的教研员(就我所知,仅那高考中考的巨大压力就不可想象),还有其他我不知道的许多学术研究、教研事务性工作,就为了给远方不熟悉的普通同志寄一本书,就写了好几次信,还专门打电话!这不光是“工作责任心”,这是可贵的职业道德,这是高尚的人品。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许多劳动者都在休息了,特别是知识分子劳动者,有的探亲去了,有的旅游去了,而少堂先生却关在办公室一个一个写信封,给一个一个普通人无偿奉献他的精神劳动成果,甚至还要打电话落实通讯处!

程少堂教授是个名人,但我更赞颂他是个“劳动者”,名副其实的“劳动者”,真正的“劳动者”!——我这样称呼少堂先生不会介意吧?

我原先只是把程少堂先生学术楷模,今天我更感到他应当是中国“人”的榜样。

邓德森2007.5.1.10:30

程教授:

你好!惠寄大书收到,特别感谢!其中关于“语文味”的许多论述早些时拜读过,现有了全面研读的机会,欣喜非

树,身正,量大,达观,洒脱,能当风雨。

祝你活得更有分量。

谨致夏祺!鄂西人邓德森2007.5.23

上一篇:教坛志异(续)

下一篇:习俗三题

相似作文

网络传书
2017-03-19 0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