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抗大旧址前南峪
这是个充满阳光的日子。
我和爷爷、奶奶行至邢台县西陲小镇浆水,指路的老乡告诉我们:见了半山坡有座气派的白楼,村口有座高高石碑,就是当年抗大总校的校部所在地――前南峪村了。
并非刻意,我们到达的那天,刚好是“六一”儿童节,也刚好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成立65周年的日子。
那气派的白楼,是去年刚刚落成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那高高的石碑,是1986年前南峪村村民筹资建成的抗大纪念碑。前南峪人说,这两座建筑,代表着他们对共产党的深情。
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惟一一所高等军事院校,它肩负着为民族解放战争培养大批干部的光荣使命。总校在浆水期间,抗大共培养了六、七、八三期共8000多名学员,并派遣大批教职员奔赴华北、华中各根据地,创办了12所分校和6所陆军中学,1所附属小学,使抗大之花开遍各抗日根据地。
“自己富不叫富,大家富才是富。”这句郭成志老爷爷的口头禅,如今已成了所有前南峪人的口头禅了。“咱富了,可不能忘了引路人哪。”老爷爷笑着说。
抗大陈列馆里,解说员关军霞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来这里欢度“六一”儿童节的百余名前南峪小学的孩子。“抗大的学员们上课没有教室,夏天就在树荫下,冬天就到羊圈里,没有桌凳,就用石头、背包当凳子,两膝当课桌,没有钢笔,就把庄稼秆儿削尖当笔用……”关阿姨解说起来认真,我听得更是专心。暗暗下决心:过去叔叔阿姨们学习的环境那样不好,今天,我们的教室那样明亮,更应该好好学习。”
这是个充满阳光的日子,这儿所有的人都能清楚地看见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