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十几年,教师资格、应有文凭都考到手了,一年一年地按资排辈,如今也有了小高的职称,再过几年也能成为最高级别的小学教师――小学特级教师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刚入行的满腔热情如今已经褪尽,在教书育人的责任、现实生活的压力、社会价值观变化的冲击下,我在种种矛盾交织中有些无法适从。
困惑一: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什么?
当下最流行的是素质教育,可在具体实行中却让人不安。
包括很多老师在内的人都认为,素质教育=学习成绩+特长。于是,各个学校都纷纷开设特长班,为的是不在“素质教育”大潮下落后。然而,特长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吗?古代士大夫家的公子哥们,大多都会棋琴书画,但我们能说这是素质教育吗?
还有各个学校都在搞的“新课标”,搞课改,却都有些削足适履和形式主义的倾向。教学原本就是让学生们“爱学、会学”这样简单的事情,却在诸如讲读式、启发式、谈话式、互动式……等等教学模式的评比中复杂化了。连老师们都说,这一头还没学会呢,新名堂又来了。试想,连老师都疲于奔命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又能接受多少呢?
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呢?相信没有几个老师能真正理解,这种情况下实行的素质教育怎能不使人担忧?
困惑二:“减负”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尴尬
现在都在喊着要给孩子减负,可实际上根本减不下来,高考那座独木桥存在一天,让孩子减负就不可能。而在教师中存在的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的硬性考核,让老师们谁也不敢给孩子减负。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打不得骂不得。一条《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让八九岁的皮孩子知道:老师打他是犯法的。于是,老师同学生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了学生小小的权益。可对于犯错的孩子来说,老师不能打他,家长舍不得打他,没有皮肉之痛的惩罚似乎不足以让他长记性。
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更是煞费苦心:一放学就让孩子们都回家;中午到了规定时间再开门,怕的是学生中午在学校出事情;体育课别让孩子们跑跑跳跳,怕的是撞伤了说不清;学校的体育设施拿铁丝缠上,怕学生们玩的时候碰伤了;出市区的春游活动都取消吧,万一出个事故学校也无法担责……
在这样一个“保护”未成年人有些过头的环境中,孩子除了学习就是看电视,少了在跑跑跳跳中锻炼身体的教育,多了无数个小胖墩和因滥看电视而近视的孩子。
困惑三:被误解或轻视的小学教师
每当介绍自己是老师时,往往会引起别人的两种评价。其中一种就是“现在老师吃香呢”,会心的一笑背后,是近年来常见报端的“老师做家教赚钱”等等报道。不可排除,有少部分老师在从事着家教或校外兼课活动以谋取私利,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在幼儿园至大学这个教育链条中,小学可算是最穷的一个清水衙门,想谋取私利也得碰着机会。
为了避免社会对老师的误解,一段时间我都会以:“小学教师XXX”来介绍自己,但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轻视。在很多人眼里,小学教师就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每个月就拿那几个钱,既没机关公务员那么神通,也没企业老板来得风光。
困惑四:“钱”至上的生活重压
人们都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也是这个理。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产品――人才,都是从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始的。教师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受到重视和优待也是理所当然,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教师和公务员同等待遇”也正是出于对教师的扶持考虑,但当中学、大学老师都已享受到诸如涨工资、发放房贴等优待的时候,却独独遗忘了我们小学老师。
涨工资很少轮到我们,房帖是从来没见过,可是轮到捐款时却少不了我们的份,捐款帮助困难人群、失学儿童本是应该,但至少得让我们知道:捐出去的钱到底用在了哪里?
除了老师的身份之外,我们还有父母要孝顺,有子女得抚养,也有丈夫(妻子)要去扶持,这一切都要靠我们的收入去实现。如今,物价在涨,孩子上幼儿园一学期就花去近两个月工资,想买房,一年的工资不吃不喝也只够买五六个平方。
我们似乎也不该抱怨,毕竟还有更多收入不如我们的人,那些民工,付出的劳动不比我们少,收入比我们低很多,毕竟我们还不是最困难的,想到这里,心中稍有安慰。
入行十几年,教师资格、应有文凭都考到手了,一年一年地按资排辈,如今也有了小高的职称,再过几年也能成为最高级别的小学教师――小学特级教师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刚入行的满腔热情如今已经褪尽,在教书育人的责任、现实生活的压力、社会价值观变化的冲击下,我在种种矛盾交织中有些无法适从。
困惑一: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什么?
当下最流行的是素质教育,可在具体实行中却让人不安。
包括很多老师在内的人都认为,素质教育=学习成绩+特长。于是,各个学校都纷纷开设特长班,为的是不在“素质教育”大潮下落后。然而,特长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吗?古代士大夫家的公子哥们,大多都会棋琴书画,但我们能说这是素质教育吗?
还有各个学校都在搞的“新课标”,搞课改,却都有些削足适履和形式主义的倾向。教学原本就是让学生们“爱学、会学”这样简单的事情,却在诸如讲读式、启发式、谈话式、互动式……等等教学模式的评比中复杂化了。连老师们都说,这一头还没学会呢,新名堂又来了。试想,连老师都疲于奔命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又能接受多少呢?
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呢?相信没有几个老师能真正理解,这种情况下实行的素质教育怎能不使人担忧?
困惑二:“减负”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尴尬
现在都在喊着要给孩子减负,可实际上根本减不下来,高考那座独木桥存在一天,让孩子减负就不可能。而在教师中存在的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的硬性考核,让老师们谁也不敢给孩子减负。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打不得骂不得。一条《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让八九岁的皮孩子知道:老师打他是犯法的。于是,老师同学生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了学生小小的权益。可对于犯错的孩子来说,老师不能打他,家长舍不得打他,没有皮肉之痛的惩罚似乎不足以让他长记性。
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更是煞费苦心:一放学就让孩子们都回家;中午到了规定时间再开门,怕的是学生中午在学校出事情;体育课别让孩子们跑跑跳跳,怕的是撞伤了说不清;学校的体育设施拿铁丝缠上,怕学生们玩的时候碰伤了;出市区的春游活动都取消吧,万一出个事故学校也无法担责……
在这样一个“保护”未成年人有些过头的环境中,孩子除了学习就是看电视,少了在跑跑跳跳中锻炼身体的教育,多了无数个小胖墩和因滥看电视而近视的孩子。
困惑三:被误解或轻视的小学教师
每当介绍自己是老师时,往往会引起别人的两种评价。其中一种就是“现在老师吃香呢”,会心的一笑背后,是近年来常见报端的“老师做家教赚钱”等等报道。不可排除,有少部分老师在从事着家教或校外兼课活动以谋取私利,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在幼儿园至大学这个教育链条中,小学可算是最穷的一个清水衙门,想谋取私利也得碰着机会。
为了避免社会对老师的误解,一段时间我都会以:“小学教师XXX”来介绍自己,但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轻视。在很多人眼里,小学教师就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每个月就拿那几个钱,既没机关公务员那么神通,也没企业老板来得风光。
困惑四:“钱”至上的生活重压
人们都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也是这个理。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产品――人才,都是从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始的。教师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受到重视和优待也是理所当然,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教师和公务员同等待遇”也正是出于对教师的扶持考虑,但当中学、大学老师都已享受到诸如涨工资、发放房贴等优待的时候,却独独遗忘了我们小学老师。
涨工资很少轮到我们,房帖是从来没见过,可是轮到捐款时却少不了我们的份,捐款帮助困难人群、失学儿童本是应该,但至少得让我们知道:捐出去的钱到底用在了哪里?
除了老师的身份之外,我们还有父母要孝顺,有子女得抚养,也有丈夫(妻子)要去扶持,这一切都要靠我们的收入去实现。如今,物价在涨,孩子上幼儿园一学期就花去近两个月工资,想买房,一年的工资不吃不喝也只够买五六个平方。
我们似乎也不该抱怨,毕竟还有更多收入不如我们的人,那些民工,付出的劳动不比我们少,收入比我们低很多,毕竟我们还不是最困难的,想到这里,心中稍有安慰。入行十几年,教师资格、应有文凭都考到手了,一年一年地按资排辈,如今也有了小高的职称,再过几年也能成为最高级别的小学教师――小学特级教师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刚入行的满腔热情如今已经褪尽,在教书育人的责任、现实生活的压力、社会价值观变化的冲击下,我在种种矛盾交织中有些无法适从。
困惑一: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什么?
当下最流行的是素质教育,可在具体实行中却让人不安。
包括很多老师在内的人都认为,素质教育=学习成绩+特长。于是,各个学校都纷纷开设特长班,为的是不在“素质教育”大潮下落后。然而,特长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吗?古代士大夫家的公子哥们,大多都会棋琴书画,但我们能说这是素质教育吗?
还有各个学校都在搞的“新课标”,搞课改,却都有些削足适履和形式主义的倾向。教学原本就是让学生们“爱学、会学”这样简单的事情,却在诸如讲读式、启发式、谈话式、互动式……等等教学模式的评比中复杂化了。连老师们都说,这一头还没学会呢,新名堂又来了。试想,连老师都疲于奔命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又能接受多少呢?
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呢?相信没有几个老师能真正理解,这种情况下实行的素质教育怎能不使人担忧?
困惑二:“减负”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尴尬
现在都在喊着要给孩子减负,可实际上根本减不下来,高考那座独木桥存在一天,让孩子减负就不可能。而在教师中存在的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的硬性考核,让老师们谁也不敢给孩子减负。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打不得骂不得。一条《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让八九岁的皮孩子知道:老师打他是犯法的。于是,老师同学生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了学生小小的权益。可对于犯错的孩子来说,老师不能打他,家长舍不得打他,没有皮肉之痛的惩罚似乎不足以让他长记性。
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更是煞费苦心:一放学就让孩子们都回家;中午到了规定时间再开门,怕的是学生中午在学校出事情;体育课别让孩子们跑跑跳跳,怕的是撞伤了说不清;学校的体育设施拿铁丝缠上,怕学生们玩的时候碰伤了;出市区的春游活动都取消吧,万一出个事故学校也无法担责……
在这样一个“保护”未成年人有些过头的环境中,孩子除了学习就是看电视,少了在跑跑跳跳中锻炼身体的教育,多了无数个小胖墩和因滥看电视而近视的孩子。
困惑三:被误解或轻视的小学教师
每当介绍自己是老师时,往往会引起别人的两种评价。其中一种就是“现在老师吃香呢”,会心的一笑背后,是近年来常见报端的“老师做家教赚钱”等等报道。不可排除,有少部分老师在从事着家教或校外兼课活动以谋取私利,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在幼儿园至大学这个教育链条中,小学可算是最穷的一个清水衙门,想谋取私利也得碰着机会。
为了避免社会对老师的误解,一段时间我都会以:“小学教师XXX”来介绍自己,但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轻视。在很多人眼里,小学教师就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每个月就拿那几个钱,既没机关公务员那么神通,也没企业老板来得风光。
困惑四:“钱”至上的生活重压
人们都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也是这个理。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产品――人才,都是从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始的。教师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受到重视和优待也是理所当然,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教师和公务员同等待遇”也正是出于对教师的扶持考虑,但当中学、大学老师都已享受到诸如涨工资、发放房贴等优待的时候,却独独遗忘了我们小学老师。
涨工资很少轮到我们,房帖是从来没见过,可是轮到捐款时却少不了我们的份,捐款帮助困难人群、失学儿童本是应该,但至少得让我们知道:捐出去的钱到底用在了哪里?
除了老师的身份之外,我们还有父母要孝顺,有子女得抚养,也有丈夫(妻子)要去扶持,这一切都要靠我们的收入去实现。如今,物价在涨,孩子上幼儿园一学期就花去近两个月工资,想买房,一年的工资不吃不喝也只够买五六个平方。
我们似乎也不该抱怨,毕竟还有更多收入不如我们的人,那些民工,付出的劳动不比我们少,收入比我们低很多,毕竟我们还不是最困难的,想到这里,心中稍有安慰。
上一篇:我们班的小臭事(1)
下一篇:海滨夏意